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报恩塔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俗称泸州白塔,是泸州市重点保护的文化历史遗迹之一。其独特的白塔日出是泸州八景之一。报恩塔建于南宋绍兴18年(1148年),为泸南安抚勇建造;经过明洪治、清光绪四年(1878年)和1985年三次维护,总体轮廓保持原状。 

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报恩塔建筑结构特点


立面


报恩塔坐西向东,寓意西方极乐。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高32.16米,塔体呈八边形,层层上收,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90龛256尊深浮雕石雕。塔建在平台上,平台建八角一个八角形塔座,底部是须弥座,所以下面用枭混,而枭混的使用,最早也过不了五代末。有勾栏、斗拱、平座一围。塔基八边形,每边长4.1米,底径10米,高4.5米,塔体呈八边形。由于宋代八卦方位图的出现,一切都要与八卦相附。”



塔的平面由四边形变为四正四维八角形,因此宋代以后塔的平面基本以八角形为主。八面八角,象征八方,上下共十方,都是光明净土。从外观上看,从第四层开始,层高和层宽都减少了,所有的轮廓都略带卷杀,外观都是匀妥美观的。塔基和底层装饰华丽,除了隐藏椅柱、阑尾、斗拱、门窗外,还装饰着天王、力神、塔楼和各种装饰图案。与北魏等早期简单的外部影响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塔底四门四龛,东、西、南、北四面开窟造像,走廊两壁开小龛内置冯勇建塔事迹造像,其他四面各有浮雕。

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塔身


塔的八角形有一个仿木圆柱靠墙,圆柱用在砖塔上,唐朝以后很流行,圆柱上有一个前额,它在角柱的出头。莲花花瓣装饰腰柱头,用平板支撑保存斗拱。斗拱跳出两个华拱,角柱上的角铺设。在大斗旁边,用角斗,补充一个,用45度斜拱。塔的每一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阑尾,阑尾是砖斗拱,每一层都有菱角牙。


报恩塔从底层到第三层的屋檐基本相同,从第四层到顶层,屋檐明显小于下屋檐,截面略凹,层层收集。屋檐下的装饰内容,如仙女鸟兽、山水花木、吉祥文字、几何图案,如二级屋檐下的浮雕吉祥灵兽、文房四宝等装饰。猪、牛、羊、狗和农田森林的图像,为报恩塔增添了很多光彩。


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塔顶


塔顶采用莲座金属制动器,制动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有四尊铜铸力士雕像。制动器由基座、束腰莲花平台、碗轮、盖子、宝光、圆光、仰月等组成,与宋代流行的塔式制动器风格基本相同。报恩塔相轮五重,中国塔式制动相轮是奇数层,原因是天空在上面,圆,高发展天数。


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形制

泸州报恩塔的建筑结构特点


报恩塔的外观具有密檐塔的特点。塔内穿心柱式踏道似乎保持了唐代以前的古老意义。穿心柱为八边形,107级踏道通过塔心盘旋至顶部。



报恩塔在建筑形状上有其特殊之处,重屋檐八角形七层塔,非常奇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座塔是一样的。塔的高度只有30米,出现了13层屋檐,使用重屋檐使其非常像密屋檐塔,内部实际上是7层,有些部分有一层高度,但占据了两个屋檐,工匠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增强他的高耸感。


报恩塔对中国古代建筑史和佛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反映了南宋佛教临济宗在四川南部的发展,为宋代四川南部的建筑技术水平提供了实物资料。报恩塔还留下了云代英等烈士的革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