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雨花阁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外西路春华门。它是藏传佛教的密宗佛教大厅,也是宫中数十座佛教大厅中最大的一座。这座佛教大厅形状奇特。汉式单檐保存尖顶,覆盖镀金铜瓦,顶立镀金喇嘛塔,四脊装饰藏式铜镀金蹲龙。可以看出,藏传佛教的装饰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是清宫建筑中唯一的汉藏结合建筑。
▲金光闪闪的飞龙腾跃于脊上
▲每层檐下都有泥金龙盘绕柱梁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雨花阁起源于青海三世章嘉·若白多杰按照藏传佛教的教义主持修建,就是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托林寺坛城殿。佛教建设的起源记录在张嘉国师的藏文传记中——乾隆皇帝曾问张嘉国师如何复兴西藏佛教,谁在西藏为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张嘉国师讲述了古格王朝皇室对佛教复兴的努力,西藏佛教后弘期著名翻译仁钦桑布创建托林寺和托林寺正殿的建造和展示。听了之后,乾隆皇帝说他也想在紫禁城建这样一座佛殿。
▲雨花阁一层内景
因此,建造了这座宏伟的藏传佛教密宗佛堂,专门供奉西天梵像。它不仅展示了三座珐琅立体坛城,还展示了清宫办公室工匠和中正殿佛教喇嘛的杰作,以及西藏、印度和尼泊尔不同时期向皇室致敬的佛教艺术珍品,包括金铜佛像、唐卡和法器。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清代藏传佛教信仰已成为团结蒙藏民族、维护皇权的政治需要。
▲雨花阁一楼北间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阁的陈设立体生动地再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的修行理论,通过佛像和唐卡的陈设,对藏传佛教的修行水平进行了具体的表现。故宫藏传佛教研究学者发现,自元代藏传佛教引入汉代以来,雨花阁首次以建筑和雕像的形式呈现了密宗四部及其神系的思想。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接受藏传佛教的同时,也在努力整合藏神系统的制度和规范。
雨花阁是一座外观三层的楼阁式建筑,实际上内置四层。一楼和二楼靠北设有暗层,是明三暗四的格局。在四层的佛龛供奉上,代表了密宗四部修行的不同层次,分别供奉了四座密宗佛像,分别是功行、德行、瑜伽和至高无上的瑜伽。
▲乾隆皇帝御题智珠心印匾额
▲掐丝珐琅坛城
雨花阁一楼悬挂着乾隆皇帝的智珠心印牌匾,正间天花装饰着观音六字大明咒。整个宫殿前摆满了佛塔、佛像和供物,以及佛龛后面的三座立体坛城。这三座坛城位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外面是紫檀重檐亭式罩,造型颜色完全一致,但内部雕像不同——中间是密集的坛城,东面是胜乐坛城,西面是大威德坛城。这三座坛城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立体坛城。
▲雨花阁一的雨花阁佛龛
坛城后面的一层被称为智行层,供奉以无限寿佛为中心的事务部九尊佛。这些雕像是密宗事务部的主尊和护法神。这是一组铜镀金坐像,是藏传佛教中独特的女神形象。
▲雨花阁二层佛龛供案
二楼的暗层仙楼叫德行层,供奉行部佛像九尊,以宏光显示菩提佛为中心,四尊佛母和四尊金刚分开。
▲雨花阁三层佛龛供案
三层普明圆被称为瑜伽层,供奉五尊以大日如来佛为中心的瑜伽部佛像,即金刚界毗卢佛、成就佛、最高功德佛、普惠毗卢佛和度生佛。瑜伽部的五尊佛像都穿着菩萨服。
▲雨花阁四层佛龛供案
顶层被称为无上层,也是瑜伽部最神秘的三位主尊佛所在。他们崇拜密集型金刚、大威德金刚和盛乐金刚。它们的位置与底层坛城的主尊一致。这三只金刚是拉萨上下密院主修的。这三尊雕像虽小,但工艺精湛,制作精美。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和政权的变化,今天的雨花亭很少保持嘉庆的原貌,但由于物品密集,容易损坏,这里没有开放条件。然而,故宫计划在未来通过数字技术向观众展示这座神秘的佛陀。
更难得的是,这座清宫佛堂以其清晰的宣传教理成分,为系统庞大丰富的藏传佛教图像学和神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宗教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