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三公里的康店镇。庄园一词很容易让人想起中世纪欧洲的防御性住宅。它在中国保留的古建筑中并不常见。有很多人叫庭院。经过检查,有一定规模的庄园可以称为庄园。从字面上看,它是一个占用大片土地的庭院,当然,占用大片土地的人是大地主。

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为什么叫康百万?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姓康的家庭。这里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康家发财后多代人的总称。百万这个词更常见的说法来自清朝的老佛爷慈禧。慈禧太后极度膨胀,直接向世界大国宣战。结果八国联军直接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西逃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路过巩县。康家不仅为他修建了一座宫殿,还拿出100万两白银纠缠慈禧。慈禧太后不小心说:没想到,这个山沟里还有百万家。因此,康家庄园成了康百万庄园



事实上,康家有一百多万。慈禧献给慈禧的是一百万两银。自古以来,真金白银一直是硬通货。在当时的国家水平上,清朝一名步兵的月薪是12银,一名骑兵的月薪只有2-4银。它们都是清朝的正式编制,几乎相当于当前的合同兵。以当时的购买力,一两白银可能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按照目前白银的市场价格,每克3.6元左右,一两元180元,一百万两白银1.8亿元。而且康家给慈禧的只是自己家的一部分财产,所以康家不仅仅是百万富翁!


康家一开始不是河南人,但和很多故事一样,明初来自山西省洪洞县。不知道是不是大槐树。明洪武七年来,康守信来到巩县西孝义,以开餐厅为生。因为姓康,所以被称为康家店。也是康家到河南的第一代。当时康守信是酒店的小老板。他平时炒家常菜,离富人还有点远。



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康家就这么积攒了五代,直到第六代的时候,出了一号人物,叫康绍敬,考了进士,当了大官。开启了康家的“官商”时代,古代发家致富一般都离不开盐,康家将海盐从山东运到河南来卖,又将河南的粮、棉、油等运销山东。来回不驶空,中间商两头都能挣差价,开启了发迹之路,也从这时开始了康家庄园的营建。

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康百万庄园的有利地位。它支持已经被定义为风水宝地的芒山,前面是宽阔的洛水。它被称为乌龟探水。虽然主楼没有朝南,但后面的芒山可以说是一个天然屏障,而前面的洛水给康家带来了赚钱的方式。在古代,大面积的材料交流都得到了这条水路的支持。康百万庄园更像是一个优秀的码头。


现在总说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康应魁家族的总称。康应魁是谁?康应魁是康家族的第十四代后裔,发送了战争财富。他利用清政府镇压白莲教起义的机会,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10年的军事需求订单。康应魁承前启后,扩大船队,在险象环生的商业领域南征北战,靠水运在山东、河南、陕西、江浙经商,富甲三省,船行六河与此同时,大兴土木,开山扩宅,这才有了今天康百万庄园的规模,康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康家迎驾慈禧后,康百万名扬天下,康家达到了名声上最光环的时刻,但康家却像清朝一样岌岌可危。


1934年,民国乱世,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康家第十八代传人康子昭自觉日薄西山,无法挽回康家的死亡和繁荣。他在绝望中自杀,以自己的生命结束宣告一代巨人家族的衰落。荣辱起伏,沧桑,只留下门前的青堂瓦舍,后人评论。


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从第六代到第十八代,康家共富有十三代四百多年,跨越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传统。秘密是什么?秘诀在于对孩子的良好教育。康百万园建有自己的私立学校和藏书楼,并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聘请当地名师授课。从康百万庄园的文化氛围可以看出,康氏家族有着独特的治家理念和经商之道。康家自明代以来就有412个有名人物,相当于平均每年有一个。在古代,获得名誉意味着官位。有了官位,一般都有经商的保障。因此,在古代和现在,教育是未来最大的生产力。



走进康百万庄园——感受中原第一豪宅

中华民国时期康百万庄园也属于康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庄园进行了改造。20世纪50年代,康百万庄园充电。三分之一的房屋被征用作政府办公室、学校和邮局,三分之二的房屋被分配给当地贫困农民。政府接管的三分之一是目前的康百万庄园景区。康家的其他房屋早已被水泥和瓷砖所取代。


在穷人翻身到处都是斗地主的时代,康百万庄园是负面教材的代表。全国各地都来这里学习,亲身体验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他们生活的奢华。因此,康百万庄园主体的一部分保存完好。


房子是得以保存下来了,但是毕竟要“破四旧”,房子里的东西还是要处置一下的,所以能分的分,能砸的砸,其中就有一张用3000工时(八年多)做成的顶子床因为太大,无法从屋里抬出来,被砸的稀巴烂然后烧掉,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光。另一张花1700小时做的顶子床,因个头小而被搬出去。今天,这张幸运的小床成了康百万庄园的镇园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