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溪古城位于莆田市忠门半岛南部,位于山亭乡莆溪村。它是明代的抗日遗址,被称为以海为壕,凿山为壕,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军事危险。
莆溪古地名浮溪,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加强沿海国防,抵御日本侵略,莆溪被平海卫管辖隶属于平海卫。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福建沿海地区开始建设日本防御军事城堡。那一年,莆田东角和海被拆除,平海城和莆溪城被建成。
古城周长590丈,墙高2.1丈,宽1.2丈,城堆1049座,高6英尺。东、西、南、北四门,凿六个水涵洞,城市东、南、北三个制高点炮台,故称六涵、三角、千堆。抗日英雄戚继光剑的石像矗立在城墙下,英雄气概,不禁让人想起灯光看剑、吹角连营的烽火岁月。
东门有一条石板路,看起来像蜈蚣。沿山有17个接触点,直达城外。这条路是东门守城军民的必经之路,因此被称为路顶。抗日军民从这条路冲出来与日本海盗搏斗。沿着古城的石板小道,我梦想着回到百年的战场,瞬间热血沸腾。
城市有20多个宗教活动场所,如古城隍庙、天妃宫、宋建大安桥石碑、天地君师碑刻、明建八卦井、古街道顶石阶等。,以及城外海边的龙虎穴、双头滩等30多处文物和自然景观,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据《守御城隍庙纪念碑》记载,日本海盗入侵时,莆田最大的两座城堡兴化府城和平海卫城相继失守。只有莆禧城坚持了50多天,最终日本海盗崩溃逃跑。明朝廷认为,城隍爷在守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极大的赞扬。他曾三次称赞莆禧城隍爷,并破格为威灵公,并赠送了黄袍。因此,莆禧城隍成为中国唯一一位穿着黄袍的城隍神。
古城的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已经消退,但屹立不倒的城墙、古巷、古宅、雕刻龙雕的窗棂、剥落的青石柱基础已经消退。……它仍然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讲述着时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