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遗迹,特别是建筑物,国际修复原则是以旧补旧,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
最近,一组被野蛮修复的古代佛像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简单而丰富的佛像被涂上了彩色的油漆。佛像的原始形状、发饰、服装线条和庄严也消失了,被网民称为毁容修复和农舍音乐美学,许多业内人士深感痛苦。
经核实,这组图片中的佛像来自安岳石窟和广安金凤。四川安岳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2000年普查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18处,造像10多万尊,尤其是唐代造像的宏伟和宋代造像的精致。
近两天,安岳县官方微博发布了峰门寺悬崖雕像重新绘制的描述,称峰门寺在南宋挖掘,1995年当地人自发捐款修复峰门寺。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群众聘请工匠重新绘制社区雕像。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例子。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当一个寺庙修复壁画时,它不是基于原始绘画,而是完全切割这些具有高历史价值的壁画,因为它们很容易保存。负责维修的人不是专业人士,而是一些当地的画家,他们有不同的绘画风格,这使得这些修复后的壁画完全失去了统一的原始外观,成为现代绘画作品的大杂烩。
▲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回应
对于历史遗迹,特别是建筑,国际通用的修复原则是以旧补旧,即在文物原有的基础上,根据文物本身的年龄和主要成分,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进行合理的修复和修复。
然而,国内文物修复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原因是修复过程、修复人才的缺乏和断裂,以及就业制度的僵化。这使得许多具有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工匠无法真正参与其中,而一些工人在没有系统培训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工作。
此外,对文物遗存状态缺乏动态调查和记录也是文物损坏的原因。许多文物位于荒山和广阔的地区,这使得保护工作特别困难,给了许多盗窃者一个机会。此外,普通人缺乏文物知识,对文物价值的认识有限,有时甚至善意做坏事。
因此,文物修复工作者需要建立完整的文物档案记录,包括现场调查、文物损坏、修复工程报告等,为修复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的一些地方热衷于成为著名的历史城市,具有重经济、轻文物的理念,在文物修复过程中也有进步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在这方面,相关部门显然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些文物被破坏,导致历史研究的空白和文明历史的一部分,它可能是永恒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