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寺位于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始建于明代,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乾隆20年(1755年)重新修葺扩建,后乾隆赐名普渡寺,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修建,距今已有247年。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
普渡寺建筑结构
全寺建于砖砌高台上,平均高约3米,周围建宇墙,此台即是明重华宫寝宫部分的基座。砖台正中有台阶,正对山门。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大式硬山顶,绿琉璃瓦,调大脊,安吻兽,墙体刷红。正面明间辟白石拱门,两次间为装饰性白石拱窗,石雕仿木菱花扇;背面出廊,金步明间装板门,两次间白石券窗同正面。室内彩画保存良好,为金龙和玺式,等级甚高,应是睿亲王府时期遗物。但建筑形制为佛寺山门,屋顶琉璃等级高于正殿,可能是王府改为佛寺后,对外观进行了改动。
正殿(慈济殿)建于石须弥座上,但殿身并未占满全座,座之比例及雕刻均有明代特征,可证此座仍是明重华宫寝殿原有台基,后建大殿缩小了规模。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出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全殿外加周围廊。主殿单檐歇山顶,调大脊,安吻兽,削割瓦绿琉璃剪边;抱厦卷棚歇山顶,绿琉璃瓦黄剪边。全殿廊内砌砖墙,正面、山面开大支窗,下肩饰六方绿琉璃砖。
普渡寺历史
明永乐年间,皇帝朱棣不喜欢太子朱高炽,却非常疼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就在建造紫禁城的同时,在这里为皇孙建造了一片皇家宫苑,即皇太孙宫。因为皇太孙宫与故宫西侧的西苑相对应,又被称为东苑。西苑就是今日的北海、中海和南海。朱瞻基后来继承了皇位,这里也就成为了“龙兴之地”,对东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称“南内”,也称“小南城”。
清朝初年,这里是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的府邸。据史料记载,府邸的建筑规模和装饰远高于其他王府的等级。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后赐名普渡寺。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将庙宇改为国民第三小学,后改为南池子小学。2001年,腾退了庙内的学校和居民。现在仅存山门和大殿。
普渡寺1984年即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后,普渡寺地区自然形成一个高密度居民区,普渡寺大殿变成了学校的教室和仓库,普渡寺破损严重,四周的配殿更是不复存在。
普渡寺的修缮引起了许多部门和人士的关注,被列入北京市3年“3.3亿元文物抢险修缮工程”项目,东城区财政投资4000多万元,搬迁了普渡寺台上的186户居民,撤并了占用普渡寺大殿的南池子小学,拆除普渡寺周边破旧民房和违法建筑近5000平方米,彻底腾退文物,进行修缮。
普渡寺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与普渡寺前巷交叉口东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