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如今,北京市区寺庙不多,寺庙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很远。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然而,在历史上,北京的寺庙实际上与胡同社区和平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外表、角色、功能和在社区中的作用与现在大不相同。

北京有多少座寺庙?

据统计,从1750年到1950年,北京内城明永乐皇帝迁都后最早修建的城市至少有1500座寺庙,即旧城凸字形上端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意味着平均每平方公里大约有40座寺庙。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站在当时北京内城的任何地方,都会有一座离我们近150米的寺庙。

在一条300-500米的普通胡同里,几乎应该有两三座寺庙。这座寺庙的密度非常可观,即使是罗马、巴黎、伦敦等城市的祭祀场所也无法相比。

所以问题来了,1950年离我们不远,为什么在那之前需要这么多寺庙,人们用这些寺庙做什么?

关于中国城市寺庙的作用,首先研究的是具有外在视角的美国人。

学者霍姆斯·韦尔奇说:(中国)寺庙提供的三种公益功能:公园、旅舍和休养所,在西方由世俗机构提供。(HolmesWelch,TheBuddhistRevivalinChina,Cambridge,Mass.,HavardUniversityPress,1986,p.151)

另一位美国学者韩提出,寺庙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戏剧、市场、慈善救济、医生讲座、外人投诉、节日香、书籍、出版、艺术休闲活动,这些公共活动帮助北京建设共享城市文化,最终帮助形成各阶层、各种身份的北京市民身份。(SusanNaquin,PekingTemplesandCityLife,1400-1900,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00,preface.)

我认为这是我的家,这对延续一个城市的生命力非常重要。

如何有效解决城市中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观念冲突,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共同热爱和建设。中国古人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具体来说,北京的寺庙承担着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功能?

首先公园。

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谦将国家世界开放为中央公园(1928年改为中山公园),被称为北京第一个公共园林。

但是我们以前没有公园吗?

并非如此。

每年丁香开放时,法源寺的香雪海会吸引多少人欣赏鲜花。至于大觉寺的玉兰和红螺寺的银杏树,游客在观赏季节会如织。这些不是公园吗?

据时人记载,从正月到腊月,北京人外出游玩的目的地很大一部分都与寺庙有关。

(清)林庆《鸿雪因缘图》净业寿荷

清代官员完颜琳庆(1791-1846)的净业寿荷图中画出的风景在积水潭。

画家的视角位于德胜门城楼上,画面中靠近观众的房屋是汇通祠,即现在的郭守敬纪念馆。

湖边绿树成荫,周围开着茶馆和商店。当时大部分人来这里是为了夏天休闲,享受舒适的时光。

(清)点石斋画报佛寺晒经

寺庙也是图书馆。晚清《点石斋画报》发布的《佛寺晒经》图为原宣武区善果寺6月6日翻经节晒经。信徒可以在这一天在寺庙里随意阅读经书。

(清)《点石斋画报》中的帝京

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庙会。《点石斋画报》发表的娘娘庙4月初八庙会也非常热闹。我们现在的妙峰山庙会也做得很好,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寺庙。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我随意选择的北京内城的一角,看看那些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胡同里的庙。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平均而言,每条胡同至少有两三座寺庙。它们与普通北京市民的公共生活密不可分。

西四地区乾隆京城全图(局部)

根据《乾隆首都全图》,从今天的西四北头条到9万平方米的西四北五个地区,可以找到八座寺庙(不含广济寺),故事各不相同。

观音庵

首先,我们来谈谈现在不存在的观音庵。

这个庵很有意思,建在今西四北街中间,在老北京被称为当街庙,又称挡街庙,就像影墙一样,意在挡住邪灵。

《康熙皇帝万寿庆典图》(局部):图片由宋俊业、王元齐、冷枚等人共同完成,记录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清圣祖玄烨六十正诞,全世界臣民都在庆祝皇帝万寿。图片从西郊长春园开始,止于紫禁城神武门,分为上下两卷,每卷长39.39米,全图显示1.8万多个人物。

在《康熙帝万寿庆典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观音庵供奉的观音像,当时庙门朝西。

但在《乾隆京城全图》甚至晚清崇彝所在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却显示庙门朝北开放。

为什么寺庙的朝向会从西转向北?

这与当时的风水观念有关。

寺庙的建造是为了阻挡邪灵,原本相当于西四北五条影墙。因为当时西四北街并不繁华,只是一条供人们通行的路。

然而,商业,尤其是小贩的发展,有着逐人逐利的规律。随着西四北街临街的房屋成为铺面房,这条繁华街道的价值逐渐超过了胡同居住区的价值。

所以很快,寺庙从北五个影壁变成了北街的影壁,它的格局变成了朝北开门。

此时,寺庙南侧还增加了座位和走廊供人们休息。它的北侧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共广场,这已经成为居民们共同认可的神圣活动区。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庙里有一栋房子,屋顶上有高规格的筒瓦,另一栋是板瓦。

筒瓦(右)与板瓦(左)示意图:筒瓦制作时为筒装,成坯为半,烧制成瓦。仪器表面有粗绳纹,仪器内除素表面外有麻点纹、斜方格纹等纹饰,用于寺庙、宫殿等建筑。板瓦由四六个圆柱形陶坯制成,瓷砖表面宽,弯曲度小,用于普通住宅。

庙里有两种不同规制的建筑,说明庙里不仅供神,还有平民居住。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北京的胡同里有土地寺庙、观音寺庙、关帝寺等。这些寺庙中的许多没有长期的和尚,而是胡同里的寡妇和孤独。因此,这些寺庙实际上承担着养老院的功能。

中国古代城市在当地养老和安置无家可归者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模式。

隆长寺

龙长寺位于今西四北三条胡同3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建成,原为汉经厂外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建。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隆长寺。这座寺庙的等级很高。它是戒台寺的下院,与当时的上层社会密切相关。不仅是戒台寺,据说全国各大宝刹名寺的僧侣来北京都会在这里定居。

乾隆皇帝亲自下令了隆长寺距今的最后一次大修。皇帝甚至在这里过寿。

奉千佛围绕毗卢佛

那么,这样的高级寺庙与普通人无关吗?

事实上,从最辉煌的乾隆朝开始,隆长寺就会把寺庙里多余的房子拿出来做庙宇,供外人或贫困家庭出租。

不仅如此,这座寺庙还收藏了许多文物、书法和绘画,就像一个小博物馆一样。在第一天和第十五天开门时,普通市民可以参观,这自然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教育场所。

龙长寺藏书画文物统计(部分)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隆长寺虽然是上层社会俱乐部,但这个上层俱乐部会主动向下层社会敞开大门,这里的空间和财富可以说是全社会共享的。

双关帝庙

西四双关帝庙对比:北京有两座双关帝庙,一座在西四,一座在原崇文区茶巷。人们称之为双关帝庙,因为除了关老爷,庙里还有岳飞的雕像。

双关帝庙位于西四北街,建于元代。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324年。它是北京内城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市民长期筹集资金的寺庙。

民国时期,档案中双关帝庙只有三位僧人在册。

但实际上,这里有十几个僧人,他们就是所谓的假和尚,以做事为职业。

双关帝庙与周边寺庙关系密切。其中一座寺庙应该做法律事务,其他寺庙的僧侣也会参与。以这些和尚为中心,还聚集了大量的民间产业,如酒吧房、冥想店、家伙店(出租婚丧仪式所需的商店)、彩票局(彩票线)等,都分布在白塔寺,与寺庙保持稳定的共生关系。

有社会史学家说,中国是一个超稳定社会。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至少有1500座寺庙!

以北京为例,由于上述大量熟人经济联盟,虽然人们普遍贫困,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相互支持共同生存,这大大提高了普通人抵御社会动荡和无常命运的能力。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来说,葬礼寺庙也可以用来停止精神,生活在这些寺庙里的人不会觉得和棺材住在一起很可怕。

与当代城市规划观念完全不同,生者与死者共享一个城市空间。

它反映了北京内城的胡同是一个人的生命世界。人们从出生起就要去土地寺报道,然后一辈子都和这里的老邻居交往。死后,他们住在离家不远的地方。

这意味着我的一生都在这里,我的祖先和我的根就在这里。

社会关系创造了建筑形式和城市状态。

在过去的北京,寺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组织人,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通过寺庙等公共空间,我们发现了老北京城市生活的三个特点:

首先,在过去,北京以胡同为基本的社区单位。胡同是一个生活空间、商业空间和行政空间。虽然麻雀很小,但它有各种各样的内脏。在这里,不同于员工和家庭主妇的商人,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人际关系的核心作用。

其次,围绕寺庙形成的社区社区具有相当大的主体性和自治性。不同行业形成的联盟可以实现良好的自主管理。

最后,胡同是一个人的空间。一个人经常出生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爱在这里,死在这里。它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提供了空间,也构成了核心纽带。

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类情感、审美和超越的需要。

它与我们现代公共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胡同是一个多义的空间,它直接面对生活和整体的人,而不是人的某个方面。

至于寺庙,那是一个有神的地方。

中国的神

化身是最高道德标准的化身

正是因为伦理和标准

人才成了人

来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学者朱西先生在规划科普讲堂进入社区系列主题讲座中的录音,整理了北京规划展厅微信号。有些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