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罗泉古镇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北约50公里处。罗泉又称罗泉井,建于秦朝。据《资中县志》记载,罗泉古镇位于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有1700多年的历史。

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三国时期,蜀丞相孔明兴师南征曾扎营罗泉镇营盘山。由于连续干旱无雨,山上水源稀缺,孔明遂派兵在珠溪河上挖井取水。仅仅几天,挖井成功,井底涌出泉水。孔明接到兵报大喜,亲自去井边看,只见井里的泉水清澈透明,即命待卫宫取水试用,待卫宫饮水后感觉很好。呈孔明品尝,孔明喝完灵性就来了,他看到井里的泉水涌出,井像篮子的大小,也就是说,这井被命名为篮泉井。

然后,清朝一个姓罗的政府对资州一个姓竹的州官比他的官员压在他的头上,所以他去掉了篮子上的竹头,简称罗,用罗泉井作为地名,然后去掉了井这个词,通常被称为罗泉。当时,孔明军挖了四口井。即:桂花井(罗泉小学对面)、大坝井(连心桥下)、花园井(矮桥上)、观音井(观音沱对面)。

孔明的老师在营盘山驻扎了两年多,需要购买大量的日用品,而没有市场。孔明轮流派兵帮助人们建设街道市场。起初,大约有50户人家搬进了市场。后来,在繁荣时期,有100多名居民。人们把这个城市命名为罗泉井。

罗泉的鼎盛时期,清末,镇上有13家餐馆、32家面馆、几十家剧院、十几家茶馆、十几家赌场、二十多家妓院。镇上还有九宫十八庙。珠溪河两岸十五华里内,有1000多口盐井和50多个盐炉房。

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罗泉以生产盐而闻名,到清朝盐业发展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有1500多只盐井,生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得巴黎世博会金奖。

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当时,罗泉商人聚集在一起,马嘶骡叫,非常热闹,当地的盐神庙是最好的见证。盐神庙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占地2700多平方米。盐神庙是古镇辉煌的重要象征。寺庙供应管仲是盐神,关羽和火神伴随着管仲。整个盐神庙有三个屋檐,翼角高,正殿屋顶上的龙在玩耍和抢劫宝藏。虽然经过一百年的风雨,它仍然栩栩如生。

盐神庙集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是保护最完好的寺庙。盐神庙中间有一个600多平方米的戏坝,都是青石板铺成的,可以容纳上千人看戏。从大戏坝到正殿有13步石梯,盐神庙的辉煌也记录在这个驳船的石梯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将世界奇庙盐神庙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艺术欣赏、社会发展和盐业兴衰的产物,研究井盐技术、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盐神庙世界独特的艺术风格处处耀眼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总是令人眼花缭乱和鼓舞人心。她一定会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全镇数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魅力依然存在。罗泉古镇的历史地位体现在一楼一底或两楼一底。特别是盐神庙是当今世界的稀世庙字,它与日月共患难,饱经世代风霜,依然金碧辉煌。古建筑成排,屋檐上精致的翘角,木雕石雕,都展现了龙镇建设者的精湛技艺。一个楼牌,一个门匾,一个窗花,一个吊瓜,一个斜撑,都是有价值的艺术珍品。

盘破门是中国功夫58个派别之一,起源于资中县罗泉镇。创始人是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人刘濑。它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它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巴蜀非常有名。盘破门以南少林拳法为基础,融岳门脱化功夫、岳门小手、僧门小手、峨眉小手、北派倒肩腿为一体。盘破门有很多名师。

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自清末和民国以来,盘门弟子一直活跃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挑战比赛中。根据不完整的数据统计,有数十名地、市、州以上挑战金章获得者。其中,肖克明、谭普连1928年在南京参加了江中正主考官的国家艺术考试(即中央国家艺术博物馆考试)比赛,均取得了资格证书。九和尚获得中等资格,获得勇士称号。无数人获得银章和兰章。

罗泉豆腐堪称古镇之一。它是用溶洞深层优质泉水浸泡大豆,用手工石磨细磨,辅以盐卤精心点制而成。它切而不碎。虽然硬而不老,但颜色鲜艳,柔软光滑,晶白细嫩,余香悠长,回味悠长。

罗泉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以生盐闻名于世!

舟缉穿梭,马嘶驴鸣,罗泉盐通过水陆两道运往中国西部。在这条4000人住在这条游龙上。他们与盐商、盐夫、船夫、挑煤夫、挑米夫、挑铁夫一起写作,见证了罗泉历史上的繁荣岁月。民国初年以后,罗泉开始衰落,大大小小的盐井矿衰竭,再也提不出更好的卤水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云烟。

1992年,罗泉镇被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罗泉镇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