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古镇位于福州永泰县西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福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嵩口古镇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商贸重镇,是永泰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古镇东临闽清县,北接尤溪县,西临德化县,南边则是仙游县。从元代至民国时期商贸繁荣,元代在这里设漈门巡检署,明清时期分别属中和乡感应里和英达里、保德里。
民国初期在这里成立了福建第一个乡镇商会,民国七年正式设镇,民国十五年嵩口镇还曾自行发行过纸币,民国二十七年改名为嵩口镇。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大樟溪和月洲溪、长庆溪贯穿古镇。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就是嵩口古镇人士,他的故居在月洲村,此外,嵩口镇还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超过百座。
张元干故居
张元干故居名为半月居,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米,以前是土屋,这里是张元干的出生地。现存建筑是张元干的子孙在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重建,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民间建筑,飞檐翘角,保存完好的弧形墙是故居的一大特色。旁边还有水月亭、寒光阁、雪洞、紫竹假山等遗址。
古渡口
古渡口是嵩口古镇的地标,在镇区的直街,门楼和廊柱保存完好,石阶边还可以泊船。渡口旁的四块石碑尤为珍贵,分别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林带溪植榕碑”,清宣统元年的“重整义渡碑”,清代“奉宪永禁溺女碑”和清代“奉抚宪碑”。其中“重整义渡碑”上刻着渡口渡船的收费标准和渡船的安全要求,是一块公示渡口规章制度的古碑。
宁远庄
宁远庄是嵩口古镇的一座寨堡,建在月洲村一处小山包上,始建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历史五年建成,寨墙数百米长,高六米,全部用厚度达一米的青石砌成。寨墙上共有四座大门,东正门装有两重厚重的木门,门口留有古石马槽,庄内建筑依山势而建,一座座木楼呈品字形排列,又彼此相连。
用坦厝
嵩口镇最大的一座民居叫用坦厝,位于下坂村,厝这个字在福建境内很常见,闽南语中代表房屋。用坦厝是清代乾隆年间本地富翁陈上珍所建,规模庞大,由正大厅、下厅、横厝、横厅、书斋、门楼、内埕、外埕、雨水井、后花园以及二百多座房间组成,院内的一套十二扇镏金屏风精美绝伦,政大厅神龛前的四扇门窗精雕细刻,刻着三国人物故事,景物纵深五层,雕刻技法精湛,是古建筑艺术精品。
民俗博物馆
古镇的民俗博物馆珍藏着嵩口镇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在镇区直街,占地六百多平方米,是按照仿古风格修建的,馆内陈列着农耕物品、嵩口古镇的珍贵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摄影等物品,展示了嵩口镇的农耕文明、古镇历史风貌和乡土特色文化。
到嵩口古镇游玩不可错过这里的美食,九重粿是镇上的特色小吃,制作过程复杂,要用当年的新鲜早米磨浆,再倒入笼屉铺平,每铺好一层先蒸十分钟,等米浆凝固再重新铺一层米浆再蒸,如此反复,蒸九层,就做成让人回味无穷的九重粿。此外,这里还有转鸡头等饮食习俗,招待贵宾时有十二道菜三种主食,每上四道菜就上一道主食,极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