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修好的老街。

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修复前的老街。

柳溪担山脚下,柳溪江畔,曾在斑驳岁月中失色的千年古镇复活。

经过五年的抢救修复,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改善的东风的帮助下,临安河桥镇河桥古街的古韵、古风、古貌正在逐一再现。炎热的夏天不能阻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去看唐昌第一镇的新面孔。人们想在古街的深巷里遇到丁香女孩拿着油纸伞。

保护性抢修,再现唐昌首镇风采

河桥古镇位于蒲溪、昌南溪、昌化溪三溪交汇处。古镇上留下的一条千米长的古街和一座笼罩着江南水韵的徽派建筑,会让你恍惚完成时空穿越,带你进入戴望舒的雨巷。文物专家也惊叹:河桥古街的魅力很少保存完好。

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据《昌化县志》记载,唐垂拱两年(686),昌化设县,河桥同时设镇,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过去的河桥堪称昌化最大的城镇,繁华景象远胜县治。唐昌一千年,地贯徽杭浙皖;首镇200里,水通富春钱塘对联总结了河桥的地域优势和悠久历史。河桥凭借三溪的水路优势,被誉为唐昌首镇。老店号、老民居、老巷子、老城门、太平沟、古码头保存在古街上……见证了唐昌首镇车马喧腾、船舟齐聚的旧时光。

经过几千年的风霜,特别是抗日战争的洗礼,古街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建筑也消失了。2012年10月,为了再现唐昌首镇的风采,打造浙西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河桥镇政府借助三改一拆拆除了影响古镇风貌的10多家加工店和600多平方米的非法钢棚……同时出资收购部分老民居,对古街进行保护性抢修。

通过初步调查,有972条古街需要修复。其中大手术152个,一般手术311个,小手术509个。而且大部分的手术都需要手工维护。为了实现复古的现实和完美,河桥镇相关人员三到亳州,五到徽州,参观学习,邀请200多名熟练工匠参与新昌、淳安、安徽等地的古街修复。

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能工匠各展才华

1000多个日日夜夜,50多名木匠、90多名泥瓦匠、40多名油漆工和16名书画家在柳溪河畔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和合作。船运码头、钱庄、石板路、太平沟、柯老相寺等一批遗迹、历史悠久、古民居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胡氏宗祠位于河桥上街,占地数千平方米。高门槛,大天井,青石墩,北朝南,深邃威严。祠堂内的雕梁画栋虽然整体结构保存完好,但损坏较大。在检修正厅上方的长条案桌时,木匠郑志林发现正面的滑包沿板不见了。虽然物体很小,但没有这种滑动装饰,这张长桌子就不完整,也不漂亮。郑师傅一次又一次地向老胡的后人请教,但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没有答案。当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大叔提醒大家,胡氏家族早年从绩溪迁入,绩溪的胡氏祠堂里可能有类似的桌子。郑师傅觉得有道理,兴冲冲地赶到200公里外的绩溪。果然,在绩溪的胡氏祠堂里,同样的位置也有同样的桌子,大小和河桥老街一模一样。回来后,郑师傅依然取材精雕细刻,使这张几百年前的桌子恢复了。

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在古代,河桥因水路而兴起。早年,船港和步行道铺有长约3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的青条石。每块石头从几百斤到吨不等。解放后,陆进水退,沿街码头随着水路萧条逐渐被遗弃,船埠头上的青条石消失,很少。根据维护要求,港口和步行道必须用原色、原材料、原规格的石材修复,不能借助机械切割,必须手工完成,这是对石匠工艺的严峻考验。

我们只能用经验和眼力慢慢打磨。我们应该整洁,不能走样,否则我们不能接缝。持锤50多年的老石匠陈根法说。五年来,陈师傅和他的伙伴们在冬锤和夏凿中磨掉了几层皮。

保护抢修多年历史的唐昌首镇复活了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文风情小镇

河桥除了精心修复古街外,还投资建设休闲广场、步道、旅游接待中心等,注入旅游形式,呼应唐昌首镇和湍流温泉,成为浙江西部旅游度假村的黄金节点。

特别是今年以来,河桥镇利用小城镇环境综合改善的东风,装饰浦西沿岸,再现古道商业港口和水云河桥的独特魅力;同时,在老街周围修建绿道,实施强弱电改造和立面改造。成立非法建筑检查小组,控制重要节点的建筑风格,铁腕调查处罚新的非法建筑。

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河桥还挖掘提炼了柳溪街精品街区、昌文线特色街区、河桥老街历史街区建筑文化特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