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后,三伏天也紧随其后。夏天是人的本性。古代的条件并不比今天好。冰是罕见的。除了达官贵人或天子的奖励,普通人并不容易得到。刘禹锡有一首歌《刘旭水亭避暑》,描绘了唐代贵族夏季避暑生活的奢华与休闲。
给冰一碗沉朱实,法国菜的盈盘覆盖着碧笼。大意是天子奖励的冰块冰镇着水果,御厨里出来的精美食物被纱布覆盖。更别说贵族顶上的皇帝了,还建了一座专门避暑的宫殿。
1、华清宫
丽宫是华清宫的前身。起初,由于丽山风景宜人,山上的温泉可以消灭邪恶和疾病疾病。周幽王在这里建了一座宫殿。丽山位于山西省西安市,是秦岭的一个分支。这里的山蜿蜒而茂盛,树木葱郁。它的名字是因为从远处看它像一匹黑马。周、秦、汉、唐都有皇家园林和离宫别墅,这表明它很受欢迎。
华清宫的规模始于唐代。当他到达唐玄宗时,他达到了顶峰。他精心精心经营,几乎每年10月都在这里。白居易的《长恨歌》写道,唐玄宗给杨贵妃在华清池洗澡——春寒给华清池洗澡,温泉水滑洗凝脂。玄宗的特殊宠物可见一斑,但最终无法逃脱衰落。安史之乱后,玄宗退位,华清宫迅速衰落。唐朝以后,皇帝很少去。
2、甘泉宫
甘泉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约25公里、关中北部的山系。它是汉武帝在秦林光宫的基础上重建的。它以甘泉命名,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汉阳雄曾写过《甘泉宫赋》,描写甘泉宫的宏大华丽。云起波澜,星布弥山。深林蒲苇,涌水清泉。芙蓉花,菱花,苹果花。在海拔1800多米的甘泉山上,不仅可以俯瞰长安,还可以微风习习。风景秀丽,是消暑的好地方。
甘泉宫是汉武帝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活动场所。有史料显示,汉武帝在位57年,多达75次前往甘泉宫。除了避暑,它还是举办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郊祭志》曾记载汉武帝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祭天神。
后来,由于战争,匈奴的一把火把甘泉宫烧成了废墟,留给后人的只有两堆土,一个是汉武帝的通天台遗址,一个是汉昭帝的望母台遗址。
3、仁寿宫
仁寿宫建于隋文帝时期,位于今天的宝鸡市林游县新城区。据说,由于杨健身材肥胖,他无法忍受京城长安六七月的炎热天气,所以他在林游县找到了一个消暑的好地方。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南临石臼,北临碧城。即使三伏天平均气温只有21.8度左右。
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下诏修建,杨素为总监,宇文凯为大匠(相当于今天的总工程师),封德彝为土木工程监督,崔善为监督员,花了数万人两三个月的时间修建完成。由于工程庞大,监督员严酷,丁夫在这里丧生,尸体被推,尸体被推入土坑,盖土筑成平地。
4、颐和园
颐和园前身为清怡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区15公里。整个公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地,以杭州西湖为基础,借鉴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打造了一座大型景观园林。此前,金朝结束后,颜亮在这里设立了一座金山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帮助水运,引水积累了大量的宫廷用水,明朝园林越来越多。
乾隆29年(1764年),乾隆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建造清怡园,以孝敬母亲崇庆皇太后。咸丰十年(1860年),清怡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作为夏季游乐场。
5.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别墅(又称热河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它是温带大陆的季风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没有炎热的时期。它建于康熙42年(1703年),耗时89年,历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在原蒙古牛记(军事单位)的基础上建立了蒙古八旗,并将蒙古纳入统治范围。与元朝的许多首都一样,清朝也有类似的概念。东北的盛京(今天的沈阳)相当于满族崛起历史的圣地,而北京是中原汉族文化的继承,而承德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少数民族的宗教资本,包括西藏。
与一直被困在紫禁城的明朝皇帝不同,清朝皇帝经常离开北京。除了参观边境堡垒和富裕的江南外,他还在承德避暑胜地处理了更多的官方事务,遇到了少数民族代表,并在别墅的山地和草地上参观了军队。因此,承德避暑胜地不仅用于避暑胜地,而且具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