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布局密集自然,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建在池周围的亭台楼阁和亭台楼阁,与漏窗和走廊相连。公园里的岩石、古树、绿竹和花朵构成了一幅遥远而安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的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平面布局

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整个公园以水为中心,风景优美,亭台楼阁精致,花木繁茂,诗意,具有江南水乡的浓郁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放而清澈。中国花园是整个花园的精髓。西方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造景手法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晚清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大厅亭亭阁、游廊画船等园林建筑明显增多。中部建筑密度达到16.3%。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手法,其目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获得丰富的景观。这种处理方法在苏州园林中具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拙政园-江南园林建筑的审美意义

当游廊绕过土山时,空间突然变得明亮起来。公园里大片的湖景突然袭来,让人们从空间中感到快乐。在这里,土山取代了常用的阴影墙,让人们看不到整个公园的风景。

云格在《雨田画跋》中说境贵如深,不曲不深,而文徽明则在《拙政园图咏》中玫瑰路提出:苗条幽长,野生人气景色,可以看出,曲折深是苏州园林拙政园意境特征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艺术东方文化的典型审美特征之一。苏州园林拙政园曲折通幽的意境风格主要体现在曲径通幽、含蓄掩映、小廊回合等方面,苏州园林拙政园最具审美意境的曲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