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砖雕始于汉代,明清时期更为昌盛,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古代汉族建筑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砖雕艺术特色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砖雕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

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

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如同绘画中的勾勒)、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

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

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

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首先是要烧制出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窖九道工序,烧制砖的窖体积非常小,据说是为了“好看火、易操作、出好货”。

烧砖时一般不用“大火”,初点窖用的是“小火”,行话称其为“热窖”。热窖一天后才转为“中火”,一般烧一窖砖的时间是三天三夜。

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通常在烧完后会用“柳罐”将池水汲上窖顶,泼于覆盖在砖块顶部的土层上,让水经过土层渗透过滤,将全窖中的砖块淋透为度。

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成砖”上水后,打开“窖门”与“窖顶”散热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窖。成砖出窖时,须对焦砖、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一窖成砖中,大抵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中国雕刻工艺瑰宝——砖雕艺术的特色

作为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由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熔铸而成的砖雕,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不仅突显着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也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