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尤其是民间建筑,技巧多样,外形美观,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目前,在山陕古民居院落,砖雕已成为吸引游客驻足的美景。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砖雕作品大多来自河津艺人。
河津砖雕始于何时,无记载。1973年,中国科学院专家在河津调查时,在西湖潮、艳掌、东崖底、固镇、庄头号土层发现了大量灰色陶瓷和彩色陶瓷片。陶瓷片多为尖底瓶、罐头等,纹饰多为划痕。经研究,属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说明这里的祖先很早就控制了制陶瓷砖的技能。元末明初,河津琉璃灰陶产业蓬勃发展,以窑头吕氏琉璃灰陶为明朝修建故宫时,大量召集河津窑工烧制琉璃灰陶,使这一民间珍宝达到顶峰。到目前为止,在吕氏砖雕第九代传人吕仁义家中,还有康熙二十三年的砖雕模具马头
河津砖雕的繁荣与寺庙的建设和晋商的崛起密切相关。明清时期,山西各村各社建设祭坛寺庙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富裕的山西商人也竞相称赞富贵,建造土木工程。他们建造了广泛的高层住宅庭院,精致的雕刻和装饰,所以他们走下宫殿和寺庙,进入人们的住宅。
砖雕图案材料丰富多样,以民间喜闻乐见、不祥如意为主题,如梅兰菊竹、荷花牡丹、山川、松柏垂柳、鸟兽等自然景观,或以理想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不祥如意为主题,如八宝博古、福寿供品、麒麟、二龙戏珠、五松图、五子图等。常见的砖雕纹饰有龙纹、莲纹、牡丹纹、几何纹。这些砖雕装饰通过借代、隐喻、比较、谐音等方式传达不祥的含义,关注生命价值,期待家庭繁荣,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社会地位。比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为孝,以暗八仙为生;以梅、兰、竹、菊为君子德;以荷花为廉洁品德;蝙蝠谐音富,鹿谐音陆,鸡谐音吉。民间工匠将这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祝福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画成图案,然后按照工艺程序停止砖雕,不仅突出了户主的身份和兴趣偏好,而且承载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遗产,留下了深刻的品牌。
据吕仁义介绍,砖雕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一个好的砖雕要经过30多个环节: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冷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而且烧砖雕的窑体积很小,有利于控制温度。烧制时一般不需要大火,热窑用的是小火,一天后才变成中火。烧一窑砖雕大约需要十天。烧完后,通常用自来水倒在窑顶的土层上,让水浸泡在土层中过滤,将窑内的砖雕淋透到度。蓝灰色是最好的颜色,这样的砖经过日晒雨淋,千年不碎。然后打开窑门和窑顶,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窑。砖出窑时,必须停止严格清除残次品。在一窑砖雕中,90%左右的废品可以选择。
砖雕的制造方法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清徐、宁夏等地的砖雕多为窑后雕。河津砖雕工艺先进,以窑前雕为主。先选用红粘土,晒干,和泥,机械将泥浆和匀,然后开始打坯,然后入窑烘烤。模具消耗一些简单的工艺或大量的部件。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或构图复杂的,要手工一点一点捏。捏制前,先根据构件尺寸选择墙面或地板,铺塑料布,打底坯,根据烧制要求将底坯切成方块,然后根据图案停止用泥捏制。样品出来后,雕刻家用切割、钩、切割、切割等方法复制泥块,区分前、中、远三层景观,勾勒出图案的深度,屏蔽关系,最后停止细节加工,抛光粗糙不明亮的中心,使整个作品既生动又生动。坯料完成后,应在底部停止编号,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对接,然后在阴凉处停止干燥。四五天后,搬到阳光下高温暴晒,最后装窑烘烤。窑前雕刻的优点是泥质柔软,有利于捏制。如有损坏,可及时修复。
从民间到皇宫,河津砖雕历经数百年。从现有记载来看,窑头吕氏传人历九代,侯氏传人历四代。吕氏传人曾在光绪三十年建立居敬堂字号,随后吕焕章、吕焕文兄弟再创敬忍堂、二盛龙等字号,进一步弘扬了河津砖雕艺术。通常,河津有五家著名的砖雕厂,产品遍布山陕宁蒙等地古建筑工地,先后涌现出省市十余位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南池子四合院、成都洛带博客镇、重庆开县文峰塔、山西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大院、李家大院、大同古城四合院、华严寺、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馆、内蒙古土右旗美岱召砖雕脊檩条、影墙、花墙、门楼、龙头、须弥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