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湖北黄梅四祖寺毗卢塔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单层重檐亭阁式方形砖塔

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第1张

       四祖寺景点分布图
       图中右上部的大金塔和静安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

       四祖寺与毗卢塔
       四祖寺,古称幽居寺,原名正觉寺,又名双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道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历史,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明正德、万历、清同治年间多次重建,终毁于兵燹。现存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灵润桥、四祖殿、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它不但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佛教盛行的日本、印度、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之中,距离五祖寺20公里。
       年代:唐至清  四祖寺塔进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
       门票:无门票,真正的佛家寺院。
       交通:交通便利,更适合自驾或租车前往。
       看点:寺外三塔(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两桥(灵润桥、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一古洞(传法洞);整个四祖寺和四祖寺分院芦花庵虽为现代复建,但寺院风景优美,气氛安详宁静,是个佛家圣地。
       参观时间:2015年11月2日
        四祖寺离武汉大概190公里左右,几乎全程高速,路程花费大致2小时左右。一直想去,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由于11月可能比较忙,故有念头在开始忙之前去一趟以解相思之苦,查看天气预报,11月3日开始阴天转小雨,于是抢在变天之前单人单车独自去了趟黄梅四祖寺,这一趟是不虚此行啊。
       这一天,风轻云淡,阳光明媚,真是旅行访古的好日子。由于心情轻松,虽然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感觉不一会就到目的地了。


       四祖寺全景
       四祖寺位于西山脚下,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海拔599.8米。风景秀美,名胜众多。寺院的西边(照片的左下角)有个牌坊,穿过牌坊沿着青石台阶可以到达毗卢塔和传法洞,西山不是很高,徒步爬上去既是一种锻炼,同时也是诚心的表现和对四祖道信大师的一种尊重,也收获了沿途的美景,一览四祖寺风光,一举多得啊。
       由于此次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三塔两桥一石刻一古洞,所以,到达四祖寺景区就先行向毗卢塔进发,这是四祖寺遗存年代最早,保护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古建筑。
       正餐前来道开胃菜,那就是二桥中的灵润桥,因为它位于寺庙的最前方,进入四祖寺景区首先看到就是它。

        灵润桥亦称花桥,俗称过路亭,位于黄梅县四祖寺破额山出水口的石鱼矶上,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由四祖寺住持祖意禅师募缘修建而成。

       此桥为单孔纵列发券,拱宽7.35米,拱高5.30米,桥梁石、拱石、券脱石等条石砌成,两侧平铺十八层桥石。石桥面宽6米,南北纵向长15米,上建廊式长轩,两端设高大的五花山门。

      桥上建有廊屋5间,抬梁式构架,廊屋两端为砖砌八字牌楼门,墙壁斗栱间绘有各种花鸟图案。 

       灵润桥内部
       廊屋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前后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青石桥面上的痕迹轻轻诉说岁月的流逝,空寂的山林间突显出世界刹那间的凝结。 

        灵润桥下瀑布
        由于是秋天,处于枯水期,所以水小的可怜。

       碧玉流(丰水期)
       位于四祖寺前停车场前缘,灵润桥西边的龙头石悬崖之巅,是破额山南坡诸水汇聚幽黛河出山之锁口。春夏雨季,山水倾注、狂涛澎湃如黄龙直泻崖下,出入山路为之阻断,未修此桥前乡民从鲁班亭绕道寺院背后翻越青龙岭避河而行。桥下泉水经石矶直泻深壑,构成“瀑布岭头悬,碧空垂白练”的壮观景象。 (照片借用)

        远处的农田是取景拍摄灵润桥瀑布的好位置,此次由于时间问题没有下去,略有遗憾。

       还是桥上好取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麻烦。桥下取景麻烦,但也别忽视了桥下石面上的摩崖石刻。 

       灵润桥下石刻群文保碑
       石刻群位于灵润桥下方的石矶上,这里岩面宽广,平坦光洁,色褐如油,历代游人在此留下了许多题咏石刻。正草行隶,唱物寓情,神韵高远,与桥争辉。其时代跨越自中唐至清咸丰,最大的单字1米,最长的诗咏是七律,总数30余幅,面积达800平方米,堪称鄂地最大的古石刻群。其分布范围按崖面自然落差分为三迭:第一迭在桥前入水处至桥下南侧,有中唐书法巨匠柳公权的擘窠世刻“碧玉流”多篇诗咏;第二迭是石刻单字最大、题咏最多、篇幅密集的部位;第三迭下跌2米,石刻散布于坡旁岩盘上,不下8幅,最前沿刻有“钓台”二字及其附款。其下是落差近百余米的悬崖。桥东盘山石道旁亦零星散布的题刻四五幅。其中以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碧玉流”石刻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诗刻最为珍贵。由于长期水流浸洗,山洪冲蚀,人畜践踏,以及沙土冲压壅埋,能见的石刻仅是其中的二分之一。


 

       黄仁题诗位于灵润桥下第二迭上坡处,内容为“双峰一片白云飞,古塔松苔紫气微,坐听桥头流碧玉,心随清响落鱼矶”。落款“南昌黄仁□题”。黄仁为明洪武监察御史,此诗为黄仁任湖广按察史时的题刻。 

     “洗心”位于灵润桥下第二迭西南24米处岸边一块岩石立面,刻有“洗心”二字。落款“南阳布衣邓文滨”。

       四祖寺前停车场边的仿古门面,有点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味道,只是屋檐笔直笔直的,没有丁点曲线,显得比较生硬。 

       慈云之塔石牌坊
       现代修建的牌坊,这里就是登山礼塔的起点,如果你没有时间没有体力,也可以开车上山,同样可以到达毗卢塔和传法洞,只是没有那种步步登高的感觉和一览众小的视角。 

       四祖寺为现代复建,因而进入国保目录的仅仅是四祖寺塔(群)。 

       四祖寺塔不仅仅单指毗卢塔,而是三塔两桥一石刻的统称。

       台阶整齐好走,但有一定的坡度,走起来还是有点消耗体力的,对于我们这些缺乏锻炼的城市居民正好一种小锻炼。 

       爬着爬着,眼前一亮,在一段最陡峭的石阶尽头就是毗卢塔。 

       走完石阶,走上平台,第一眼的毗卢塔,真是太漂亮了,这一路登山费力的不快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刚才还有点气喘的呼吸顿时舒畅了不少。 

       毗卢塔侧视(西南角)
       毗卢塔位于黄梅县四祖寺西侧青岭(西岭)岗上,坐北朝南。北倚四祖传法洞的崇山群峦,西有天马、笔架诸峰逶迤环抱,东有祖庭的梵宇琳宫顾盼护卫。重檐飞角,气宇轩昂,如同道信大师般关切地俯视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禅宗四祖道信圆寂于此,是道信大师的真身墓塔,被人尊为“毗卢塔”,意即毗卢遮那(法身)之所在;俗称祖师塔、平塔、方塔,御封慈云塔。
       先来认识一下四祖道信大师 

       得悟自心本无缚的道信大师开创中国禅宗法门,一时足下弟子无数,以五祖弘忍为代表的“六大神足”最为著名。
       为什么说四祖寺是中国禅宗丛林之始?
       在禅宗发展史上,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开始有信有修;而四祖道信提倡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了自达摩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并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道信禅师对禅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自此出家人开始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国佛教得以发展壮大。
       总而言之:
       1、道信大师的禅修理论和方法,为“东山法门”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开启了禅宗多向发展的端绪,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2、道信大师是中国第一个被皇帝封为通佛学又通医学的一代高僧,唐代宗御封道信为大医禅师。
       3、四祖道信大师,是禅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启了中国禅宗兴盛的大门。中国禅宗的弘扬,从来都是命运多舛,在达摩初到中土直到三祖僧璨,禅宗一直处在不受认可、受人排挤的尴尬境地,直到四祖道信的时代,禅宗终于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认可,也有了广泛的信众基础。


       毗卢塔正立面
       毗卢塔系砖石仿木结构,塔呈四边形,面宽10米,进深9.5米,高11.34米,属于单层塔。
塔基上置高大的双层须弥座,塔身东、南、西三面各置细高拱券门,券门上方有枭混纹饰修饰,券门通塔内,檐下阑额用饰有莲瓣和卷草纹的砖砌成。斗拱、檐、椽亦系砖制,四面阑额下的墙头砌有雕字砖,铭记诸佛塔名号。四角攒尖顶,中覆铁镬,上承摩尼宝珠。体态稳重,气势轩昂。1981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顺治《黄梅县志·地理志》中“慈云塔”条目载:“潜确类书附四祖山。即旧志所云慈云塔,未详所出。广济旧志谓大医示寂于此,则亦一仙迹也。”四祖道信大师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住锡双峰山,以农养禅,聚众弘法三十年矣。永徽庚戍(公元650年)传衣钵弘忍为禅宗五祖,翌年亲授弘忍起造墓塔。《五灯会元》载“迄高宗永徽辛亥(公元651年)闰九月初四日,忽垂诫门人曰:“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坐化而逝,寿七十有二,塔于本山。明年四月八日,塔户无故自开,仪相如生,众欢呼珍奉,自此不敢复闭。”

       毗卢塔
       蓝天白云艳阳下,一僧一塔一香炉。 

       毗卢塔北面
       从这里看毗卢塔好像两层,难道毗卢塔是二层塔?其实不然,
       一、上面那所谓的一层很矮,不能算作一层;
       二、上面的这小层可以看作塔刹的基座;
       三、重檐处理是后世(清代)所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是在原来的屋顶中间切了一个四方形的口子,把中间的部分提升一定的高度,然后四边向下延长与原来的屋顶相连并固定住,这样处理既改变了原有塔的外形轮廓,富于曲线变化,活泼而不生硬;同时,由于这种处理可以形成重檐,大小的对比变化,使得塔庄严挺拔。单层塔如果顶部攒尖过缓会造成整个塔气势上有所削弱,难表达出庄严肃穆的意境;要是攒尖顶过陡又会使整个塔显得单薄,外形像个炮弹,很突兀,缺乏美感。而这样的过渡处理,很自然很和谐,而且屋顶依然符合唐代建筑屋顶的风格,平缓,如同展开的双翼。 

       毗卢塔东南角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闰九月初四日,四祖大师于塔中坐化。嗣法弘忍大师遂命封闭塔门,次年(永徽三年),塔门无故自开。大师真身完好如生,端坐如钟。弘忍以漆塑真身,永供塔中。
       唐大历七年(公元773年),代宗赐谥四祖为“大医禅师”,塔名“慈云之塔”。此后,祖师真身一直供奉塔中,至少延续到元朝末叶。清顺治《黄梅县志》载有元代诗人赵国宝的诗作《题毗卢塔》:“一层石塔一层云,塔外松筠数万根。大圣至今身不坏,游人如见佛长存。”记述了祖师真身安住塔内、游人追慕礼拜的情景,至此已历时八百个春秋。 

       毗卢塔东北角
       道信大师预知时至,住塔舍身,是为中国禅宗实行塔葬制度之始。在《“东山法门”与禅宗》一书中,武汉大学黄钊教授在论文《“东山法门”的开创,标志中国禅宗历史的形成》中写道:“禅门大师圆寂后,从道信起开始了塔葬……确实禅门的一次改革。实行塔葬,全身不散,裹布涂漆,收其身葬入塔内,供奉香火。”道信大师以前,由于所处历史社会环境和教内知见分歧等多种原因,三代禅宗祖师境遇极端恶劣,只能隐遁深山逃避迫害。四祖的时代,是在初唐盛世,方可聚众修禅,以农养禅,方可实现生前建塔待终,首开塔葬先河。因此,黄梅毗卢塔是中国禅宗祖师的第一座墓塔。 

       毗卢塔是一座砖石仿木构造的亭阁式砖塔,檐下用饰有莲瓣和卷草纹的砖砌成额坊;斗、拱、檐、椽亦系砖制,形态类别属单层塔中的四门塔。砖塔面阔10米,进深9.5米,高11.34米。外形近似一个立方体,高大的塔座、内收的塔身和平缓的塔顶,基本上各占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其建筑工艺和设计上显示出高超艺术特色。 

       毗卢塔西北角
       这座单层砖塔,基座加上双层的须弥座高达3米的,双层须弥座在唐塔中出现不少见,但在单层四门塔中出现较少见。

       低矮的石砌塔基上连续堆置了两层砖砌须弥座。下层须弥座用素面砖砌制;上层须弥座的上、下枭则用丁头预制为莲瓣连续花砖层层相间砌造;束腰处则嵌平面雕画砖,有忍冬卷草等纹饰,流畅生动,只是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下来不多了。两层须弥座均有收分,尤其是上层尤为明显。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印度古代传说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用须弥山做底座,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须弥座是一种上下出涩突出、中间凹入为束腰的基座形式。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均有使用。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明清成为定式。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式为小。 

       双层须弥座既烘托出古塔的尊贵宏大,又使得塔身曲线变化丰富,立体感强,避免硬直线带来的生硬和单调。 

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毗卢塔后立面(北面)
       由于此塔为四祖的真身塔,供奉四祖道信大师的真身,考虑到用途,唯独北面没有开门,其余三门均开拱券门。

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第2张

       塔东面之拱券门
       枭混,装饰线角的一种,其截面为上半部呈内凹圆弧状为枭,下半部呈外凸圆弧状为混(又称半混);也可将其上下均分为三部分,上为枭、中为炉口、下为混。线脚有向外突出弧线的是混线,向内凹进弧线形的是枭线。有时候两者连在一起使用,称为枭混线或者混枭线。简单可以理解为有凹凸变化的曲线,如圆雕宋时称为混作,就是雕作部分完全凸出的一种雕刻工艺。 

       塔南面券门
       四面外墙正中均饰有用枭浑弧线圈成的巨大壸门,这是用侧面预制有凸出部位的特用砖,定位砌入墙体,其凸出部上下相接而构成完美对称的多曲弧线,表示这里是尊贵的门庭。塔东、西、南三面设券门,门高3.15米,宽1.61米,均可入塔室。 

       南面券门上的装饰纹饰
       这个纹饰仅南面券门上有,其余三门没有,不知是当时这样设置的还是被后世所损毁,因为塔身各面局部均有残损,唯独南面有白灰抹面,其余三门均青砖外露。具体是什么含义不确定,但从外形和纹饰看,有点想梵文悉昙体种子字。纹饰估计不是建塔的年代所设,可能为后世重修时增饰的(塔身上的斗栱为明代重修),明朝开始盛行密宗,种子字等梵文装饰在寺院建筑中开始风行,青海西藏等地的寺院使用很多,多为兰札体,如青海塔尔寺就有,著名的有六字真言等。
       密教(宗)中,表示佛、菩萨等诸尊所说真言之梵字,又作种字、种子字。含有引生、摄持之义。之所以称之为种子字乃因其具有‘自一字可生多字,多字复可赅摄于一字’之意。以佛教金刚乘(密教)的标准,意谓以梵字书写,佛菩萨金口宣说的真言咒语,即称为种子字。 

       在塔身四角腰部均有用砖叠涩逐层挑出的凸起构件,侧视如同狮头,远观则像展翅上飞的巨鸟,这是天龙八部中大鹏金翅鸟的造型,作为祖师墓塔护法神,同时也印证了为何该塔称为毗卢塔。 

       塔身西面北端腰部
       可以从残存的塔身中大致看到羽翼的形状。 

       塔身北面西端腰部
       密宗中任何愤怒本尊的顶上空中皆有此大鹏金翅鸟飞翔,显宗中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证道时,具六种庄严,其中顶饰庄严即此大鹏鸟,象征弘法利生事业的胜利。

       塔身东北角腰部大鹏金翅鸟
       凸出明显,有残损。 

       毗卢塔东南檐角

        毗卢塔西南檐角 

        毗卢塔西南上层檐角
        檐角处理得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动感十足。

       塔身斗栱
       斗拱出两跳,双翘五踩平身科,斗拱层为明代维修时补加的。厚重的塔檐下饰以砖石仿木结构的斗拱,一跳跳头上的横拱处理为鸳鸯交手拱,在光照下形成虚实强烈对比的空间层次,给塔檐平添华彩。 

       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结构,屋顶顶部承置巨大的铸铁空体覆莲刹座,直径2米多,覆莲刹座上承半开莲层,上托宝珠刹顶。方形的塔身,圆形的塔顶体现出中国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代表稳定不变,圆代表运动变化,塔身外部这些构件的设置,都从立面上改变了立体方塔的外形,使整个塔身无论从高低远近任何方位观察,都给人以方而不滞、稳中有变的感受。

       加以四周群山映衬,符合我国古代风水景观学中“重远视”的原则。塔身后方远处为传法洞。 

       塔室内正壁供奉的四祖大师像
       塔室北壁正中置一木佛龛,为现代仿清式做法,龛正中四祖大师跏趺坐,左右分侍立弟子弘忍、法融。八角形塔室除北壁供四祖大师像外,东、南、西三面置门供进出塔室,其余四壁(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各开一条形拱券龛,每龛各供奉一弟子,这四弟子与木龛内的二弟子共称为四祖大师的六大高足。

       毗卢塔的塔室亦颇为壮观。塔室下方平面呈八角形,好似将毗卢塔的四角抹去成为八角形;上方则为圆穹顶,下方的八角柱体上方置连接圆穹顶,外形好像一只一头削过了的铅笔。这种下方上圆的塔室结构,既满足塔室的使用功能,又增强了塔体四角的承重能力和减轻塔顶的重量,还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巨大的穹窿顶,浑圆规整,逐层收分,给人以深邃的感觉。由于历史痕迹加之塔室内不光线原因,仰望穹顶如同仰望星空一样,有高深莫测、飞升天庭的感觉。塔室穹窿顶的处理使毗卢塔成为少见的无梁大殿,据说这是宋人维修的结果。

       东、南、西三面高大劵门既满足进出塔室礼拜大师的功能,又使得塔室采光充分。塔室同样的砖石仿木结构,塔室内转角处均设半圆倚柱,柱顶卷杀,柱头有雕满缠枝卷草纹的阑额相连。塔室下部八角形的顶端同样设有砖雕阑额的构件,其上置双抄五铺作斗栱,斗栱上承撩檐枋,枋上置穹窿顶承托塔顶。

       塔室西北壁龛
       塔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各壁柱间各设一壁龛,龛高1.39米,宽0.68米,龛楣成火焰状。为安全起见,在拱券上方还是安置了一石条过梁。弘忍禅师继承衣钵成为五祖创立了东山法门,新罗法朗成为新罗禅宗鼻祖,五祖弘忍、牛头法融、荆州法显、荆州玄爽、衡岳善伏、新罗法朗共称为四祖六大神足。六大弟子环侍在四祖身边,仿佛回到当年四祖为弟子们说法论道的年代,清脆的木鱼声和四祖洪亮的说法声不时在耳边回响。 

       1995年重大维修工程,从塔基散水坡四周外侧壅土中,出土了丰富的瓦当、筒瓦和脊吻装饰等构件残片,经现场指导施工的省考古所古建专家鉴定为唐、宋时期的遗存,是从塔顶上坠落的部件。这座始建于初唐的砖塔,在经过历朝历代无数次的功德维修,尤其是北宋中期、元至治与明万历间三次重大的维修工程中,虽经贴砌、补构等修缮,但总体风格未变,体现了我国古代砖塔的建筑美学和高超工艺。
       从塔顶部构件与散落地下出土文物证实,毗卢塔大修于北宋,重辉于元明,清代改为双层塔檐、高颈宝珠塔刹。塔顶作四注式,外观两层滴水,上承铸铁空体覆莲刹座;内顶为北宋早期楔形小青砖叠涩砌置的穹窿顶。塔体外方内圆,外墙方中有变。全塔修饰华美,庄重高雅。
       自古以来,对毗卢塔的维修,包括1965年和1995年两次国家拨款维修,皆仅限于塔体,均未顾及塔周环境,尤其是登塔的崎岖山道。2004年,四祖寺继任方丈净慧法师规划建设以毗卢塔为中心、联结寺院与传法洞的朝圣路和本公路。仰赖四祖大师的加持,凭借本焕长老与净慧法师的德望,不到一年,海内外四众弟子踊跃捐赠净资,建成了长约500米的千级登山台阶、“慈云之塔”石牌坊、毗卢塔院石板平台、传法洞殿堂、寺前停车场,还硬化了原有的经过毗卢塔和传法洞的简易盘山公路,命名为“本公路”,以此祝贺本焕长老百岁寿诞。这些工程项目的完成,把传法洞、毗卢塔两大圣迹与寺院联结为一体,使崎岖的羊肠鸟道变成平坦的通途。本焕长老使荒废的祖庭重现辉煌,这两条登山大道则是净慧法师继之而来的千载首开的功德创举,为古老的双峰禅境新添了一道巨笔重彩。
       清华大学建筑系徐伯安教授在《中国塔林漫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中评述说:“毗卢塔内圆外方,造型绝特,于稳重里带些轩昂的气魄,且隐含古印度窣堵坡遗风,是我国现存第二古老的四门塔珍贵实例。”许多亲临古塔的资深古建专家也先后评述说:“典型的唐代建筑,比山东的四门塔还好。”“从塔的用材和形式结构来看,此塔的建造风格多有唐代因素。”
       徐教授所提照的第一座四门塔是山东省历城县神通寺四门塔,始建于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重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座全花岗岩石材构成的石塔。四祖寺的毗卢塔为全砖构成,建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比神通寺塔仅晚四十年。
       毗卢塔属亭阁式四门塔类型,四角攒尖顶,塔体内圆外方。其独特之处:
       一、中国禅宗僧人第一座真身墓塔。
       二、拥有特高双层须弥座的唐塔。
       三、塔身四角饰有叠涩砌成的大鹏金翅鸟(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造型。
       四、塔内顶为收分的穹窿顶,高旷无梁。
       五、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砖砌四门古塔,属第二古老四门塔的地面实物。

       毗卢塔北面的山路
       除了沿台阶上山,还有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可以走,这是专门为年纪大的人乘车上山谒祖而修的本公路(前任方丈本焕老和尚所修),步道与车道在这里平行交汇,颇有点殊路同归的意思。 

        刚刚“殊路同归”,就要“分道扬镳”了,左边的步道直上为传法洞,右边的车道可以直达芦花庵。 

        传法洞
       传法洞是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四祖道信大师传衣付法于禅宗五祖弘忍禅师的圣迹,毗卢塔北200米左右。

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高台之上的传法洞

        禅院2004年重建,粉壁黛瓦的徽式小院坐落在高台之上,清风翠峦的映衬下格外夺目清心,高台围栏沿下的石壁上部横排四个铜字“佛光普照”,在老远的山下都能看见。石壁下部嵌一石碑,镌刻四祖法语。

        前殿祖师殿,正中供奉四祖缅玉跏趺坐像。

       后殿传法洞殿
       仿建的比山下的门面强些,屋面有曲线,如果殿正脊和马头墙脊不是直线而略有曲线,那就更好了。 

       传法古洞
       殿内北壁有一石洞,为天然石洞,洞内可容纳二至三人,洞口上方一块大岩石酷似一只大猛虎,形态极为逼真。洞口前原建有殿宇,终日香火不绝。相传,四祖道信大师经常在此洞讲经说法。有一天,大师正给弟子弘忍讲《般若经》时,忽然一只猛虎路过此地,听见洞里有人在讲经,就被吸引过去,悄悄地伏在洞口偷听,不知不觉就听入迷了。待四祖大师讲完经文后,这只猛虎也顿开大悟,决心弃恶行善,皈依佛门。干百年过去了,这只猛虎依然屹立于洞口,护卫这块神圣之地。此洞为禅宗圣地,时有僧众前来拜谒。 

       洞中供奉的佛像与大师像
       佛像大,禅师像小,既表现出尊卑有序,又体现佛法的传承,佛传师,师传弟子,佛法永存。
       传法洞殿后方有一后院门,从后院门出沿山路步行500米左右就到了四祖寺的下院芦花庵。 

       芦花庵山门
       芦花庵为现代复建,风景优美,山色空灵,是个修行传道的好地方。 

       芦花庵全景
       水不仅是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景色的调节剂,有水景色平添无限韵味。水波粼粼、竹影婆娑,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田园画卷展现在眼前。 

       天王殿
       芦花庵的天王殿没有按照汉传佛教寺院的传统正中供奉弥勒菩萨,而是供奉的观世音菩萨,这点有点特别。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芦花庵天王殿的屋顶是一个歇山顶加在另一个歇山顶上的组合而成的。

       大雄宝殿正立面
       庑殿顶,没有推山,因而正脊较短。 

        大雄宝殿侧视
        虽然仿建的大殿细节不忍近视,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毕竟钢筋混凝土的工艺无法完全达到木结构的效果。

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第3张

       寺院宗教活动正常有序,此时正好是尼众们集结去做功课俑诵佛经的时候。

        得道比丘尼缓步在大雄宝殿前,那种从容大度让我心生佩服。 

       明月桥位于四祖寺院外西北侧玉带河上。东西向纵跨,长5.5米,面宽5.3米,拱高1.7米,以花岗岩方条构成。单券发拱,一丁一顺双层砌。拱顶正中长石上刻有“大元至正六年庚辰五月一日立”(公元1346年)。比灵润桥早建四年,为庭柏祖意禅师手造,时至今日仍能承受载重10吨的车辆通过。
       过明月桥不远,远远的看到一片竹林,往竹林方向走不远的就可以看到一个台阶和平台,平台正中矗立这一个小塔,衣钵塔。 

 

        塔刹的形制为须弥座上置覆盆层,上承宝瓶刹顶。这样处理既扩大了塔刹的体量,使得该塔雄伟壮丽。同时须弥座和覆盆层的完美结合,使得塔刹过渡自然,灵巧而不笨拙。 

       塔身除南面刻有假门,顶部刻有覆莲纹外,再无其它纹饰和文字,整个塔没有见到塔名和石碑,这也为该塔的断代带来困难。 

       方形塔基底座上置素面塔基盖板,塔基座下有地宫,沿甬道台阶可入,早年封闭。
       有古建专家评述该塔有五代后期北宋早期的建筑风格,疑为四祖寺五代时期的住持清皎禅师墓塔。

        柱头有阑额相连,柱脚有地栿相连,柱下有石质柱础。2006年的老照片,此时亭内外保存良好,高1.2米的宝瓶亭刹完整。遗存千年保存几乎完好的古亭却在这短短的十年内残损严重,塔刹已部分丢失,令人心痛啊。 

       亭室正中立有竖蛋式覆钵塔,俗称卵塔(唐代南阳慧忠国师称此类塔为无缝塔),通高2.25米,下设六面须弥座,束腰部各面刻有动物图案,造型生动;上立高1.3米浑然规整的蛋形石雕塔身。
世称种松道人塔或栽松塔,相传四祖大师为保藏弟子五祖弘忍的前世栽松道者的真身所建的祭祀塔,属唐建筑遗存。
       清晦山戒显《双峰赋》中“鲁班亭石屋,塔接栽松”即指此处。宋元符二年(1099)二月,寺僧戒耸募化山前刘子常,于塔外建石亭遮护以保护石塔,亭身北壁外下部的陡石板上刻有志铭。
       晚清高鹤年居士《名山访游记》卷七中记述他于清光绪癸已(1893)三月十九日在四祖寺的见闻中,有“四祖山,蕲春属。一天门,渐入佳境。五里,种松和尚塔。林木清幽,五祖前生,号种松道者,求道于四祖……”指的就是这座竖蛋形的无缝塔。

       柱头上有普拍枋,枋上置圆形栌斗,外檐斗栱斗口跳,跳头上置斗直接承撩檐枋。 

       还有一个特别的处理就是柱头铺作,同时也是转角铺作,跳头上放置的斗也是圆斗,这样能更好地承托转角处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根撩檐枋。

中国第一丛林寺庙建筑欣赏-湖北黄梅四祖寺

       走访完鲁班亭后,直接回到四祖寺“慈云之塔”牌坊处,最好进入四祖寺内,走访最后的主角——四祖寺。

       四祖寺山门
       千年古寺四祖寺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毁于战乱,光绪年间重修,后又毁,仅剩祖殿三间,目前建筑为本焕长老1995年发宏愿历时五年复建的。 

       山门殿对面的照壁 

       山门殿
       寺名为赵朴初居士题写,山门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规模宏大,从这看出如今四祖寺的经济实力。 

       从祖殿三间到今天的殿宇众多,僧众繁盛,本焕长老的重兴祖庭的愿望是达到了。       

       天王殿
       连天王殿都修成面阔七间的重檐歇山大殿,你说这得多有实力啊。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的三世佛
       三世佛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时间上的三佛,称竖三世佛,分别为过去的燃灯古佛、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和未来的弥勒佛;还有一种是空间上的三佛,称横三世佛,分别为东方的药师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的阿弥陀佛。这里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东边坐佛为手拿药丸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

        殿前檐廊

        观音殿中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大慈大悲,慈航普渡。

       四祖殿

        四祖道信大师坐像

        法堂、藏经楼
        1995年12月,释本焕长老担起重兴大业,历时五载,建成殿堂楼阁200余间,昔日祖庭,重现辉煌。2003年9月12 日,本老功成身退,释净慧大和尚继任方丈。誓以重振四祖禅风为任,倡导生活禅法,加强僧制建设,继办《正觉》期刊,举行以禅修为主旨的四众共修法会及禅文化夏令营等活动,寺前停车场、“慈云之塔”石牌坊、传法洞、寺院至毗卢塔及传法洞朝圣台阶、本寺至芦花庵的盘山公路(本公路)等工程相继竣工。千古禅刹,生机焕然。        如果你心静不下来,亦或你想体会一下禅宗的精髓,可以参加四祖寺举办的禅文化夏令营,定会受益匪浅。

       大金塔与静安寺效果图
       中华禅宗佛祖大金塔坐落于四祖寺西侧,楼阁塔造型,7层,通高53米。塔身主体钢筋混凝土构建,内外包以鎏金铜板。塔身内壁采用錾铜工艺,一至七层分别镌刻历代禅宗祖师圣像、禅宗公案、禅宗祖庭及重要传法经典等内容。此专奉禅宗佛祖为本尊之塔,在中华尚属首创。大金塔由净慧长老于2012年倡缘兴建,长老2013年圆寂,大金塔也成为了长老人生中所筹划的最后一项宏愿,大金塔建成后必然会成为禅宗一大圣境。 

       大金塔建设工地
       修建禅宗佛祖大金塔缘起  
       黄梅四祖寺者,乃中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首创之禅宗丛林。唐武德年间,大师受请自匡庐移锡双峰,肇农禅并重之先河,启宗说兼通之大本,禅侣云集,德贯神州。衣传忍祖,开东山法门之鼎盛;法流天下,启曹溪顿教之根基。巍巍双峰,悠悠正觉,自信祖开山至今,垂千四百年。其间虽兴废无常,然禅风不坠,代有传人。上世纪中,再历浩劫,断壁残留。幸有本公长老,发愿中兴,历五载而殿宇辉煌,金身焕彩,宗风再振,祖印重光。长老道德高超,为而不有,功成身退,委常住法务于净慧大和尚。师以重振四祖禅风为己任,倡生活禅法,弘祖师大教,加强僧制建设,续办正觉期刊,重开炉鞴,结七共修,增修殿宇,完善环境,千年禅刹,生机焕然。
       考双峰祖庭之历史,千四百年来,虽丛林建置代有增修,然供奉佛祖之浮图,昔所未有。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圣教兴隆,四海归心。为彰显祖山底蕴,增添禅林风彩,满足社会各界瞻贤礼圣之需求,成就十方信众朝圣修学之殊愿,以期人心净化,社会和谐。遂有兴建禅宗佛祖金塔之倡缘,请示当道,欣然赞许;商于乡里,乐助其成,此等匡扶圣教,辉煌祖道之盛事,顺天应民,得道多助,真实不虚,希有难得!
       夫塔者,梵语塔婆,或窣堵坡,又称浮图,华译为庙,庙者貌也,即是灵庙也;或云支提,翻为灭恶生善处;或云斗薮波,此云护赞,若人赞叹拥护者,生善灭恶,得无量功德。我国本无此等建筑,两汉之交,佛法西来,天竺之塔婆建筑亦随之东传,并结合中土阁楼建置,遂成中华佛塔之大观。初为奉安佛骨舍利之用,后亦有奉安佛经、圣像,及高僧灵骨舍利者,其用不一。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释迦涅槃,波婆国等八王分得舍利,各自起塔供养,当为佛塔之最初起源。《阿育王经》载,育王皈佛,得舍利,令人造八万四千佛塔,分奉天下,而我国得十九座。据《后汉书》载,三国时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图,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此为东土造塔之最早记载。
       我国现存历代古塔甚多,论其形式,则有楼阁、密檐、单层、覆钵,各成一格;言其材质,则有砖、木、金玉、水晶,诸多变化;说其功用,可分奉安圣物、补全风水、镇压妖邪、引路导航,其用甚广;道其所藏,更有舍利、灵骨、教典、圣像,各各不一。今四祖禅宗佛祖大金塔者,取七重楼阁之式,内筑钢材、水泥、沙石,外覆金铜,中奉释迦佛并东土禅宗六代祖师圣像,塔之内壁以錾铜之法刻画佛陀八大灵塔、五百罗汉及西天东土禅宗历代祖师之灵仪。塔前建法乳、传灯二堂,分奉西天、东土禅宗历代祖师圣像。此等专奉禅宗佛祖为本尊之塔,中华尚属首创。此塔择地双峰山麓,古静安寺旧址,左邻四祖寺,右接传法洞,与沿途毗卢塔、种松塔、衣钵塔、明月桥交相辉映,古柏苍松宣妙谛,翠竹黄花说真诠,诚人间净土,双峰佛国也。
       三藏灵文,论及造塔功德者,不可胜数。如《佛说譬喻经》所举,若人造塔可得:不生边国;不受贫困;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寿命长远;可得金刚那罗延力;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得诸佛菩萨之慈悲;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得往生十方净土;十种殊胜果报。《佛说造塔功德经》云,以清净心依此轨仪造作佛塔,若自作若教人作,若复赞叹,若当信受,所得功德与造佛塔等无差别。当知是人于此一生,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五星七曜随顺驱使,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无净戒者净戒满足,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清净者能令清净,破斋戒者斋戒复生,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无始劫来障累皆尽,若有女人欲求男者即生勇健福德之男,四大天王常随拥护。造塔功德,其福如是。

       背景知识:亭阁式塔
     “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观赏性建筑之一,所谓“亭台楼阁”,“亭”居重要地位。
       亭阁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最早出现的佛塔类型之一,可以看作单层的楼阁式塔,又可称为单层塔,外表上模仿亭子的构造,只不过顶部加了个塔刹作为佛教的标志。
       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都是单层的,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个小阁。在塔身的内部一般设立佛龛,安置佛像。由于这种塔结构简单、费用不大、易于修造,曾经被许多高僧们所采用作为墓塔。亭阁式塔在宋代、辽代、金代最流行,元代以后就逐渐绝迹了。
       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作为僧尼墓塔,亭阁式塔在南北朝至唐代非常流行,金代之后逐渐衰落。
一般来说早先的亭阁式墓塔多作空心结构,内设塔室可供奉佛像、舍利等;中唐之后多做实心结构,以便于保护。塔身平面有方形、六角、八角和圆形四种,其中以唐塔最为全面,四种平面的实例都有;建筑材料有木、砖、石;由于结构所限,亭阁式塔不会建得很高,最高的实例也不过15米左右。
       从外形上来看,可分为单层单檐和单层重檐两种类型:前者只有一层塔檐;后者多为两层塔檐,极少数有三层。
       另外还有一些亭阁式塔在第一层塔檐上部加建了一个小阁(如佛光寺祖师塔),可看作一种特例。
还有一些非常小的石雕亭阁式塔,将其归入雕塑型塔的范畴。虽然亭阁式塔的数量远不及楼阁塔和密檐塔,但其中精品比例却相当高。

 

       黄梅高塔寺塔
       高塔寺塔又名百尺塔,俗称春笋塔、乱石塔,位于黄梅县城区古塔西路东。唐守中兄弟于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建于高塔寺内,故名。今寺已不存,独存塔。平面八角形,多层密檐式,仿木结构,青砖筑砌而成,共13层,通高33.4米,为湖北境内大型多层密檐砖塔之冠。1956年,高塔寺塔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的立面、檐面均为内䫜(凹的异体字,音义同),称“双䫜”结构,全国仅存二例,实属罕见。

       塔身一层南面入口上方的石碑
       塔底层南面设一拱券石门,原有铁铸四大部洲菩萨,今已不存。 

        各层设有佛龛、直棂、格眼窗,出檐及墙体均呈内凹形,整个塔身华美、庄重圆和。

       该塔之建筑结构颇具匠心,全塔不用其他材料,全部用砖石叠砌而成(故又称乱石塔),历经千年依然基本完好。鉴于年代太久,五层以上檐角有所风化,为保护古迹,1986~1988年国家文物局文保所对该塔进行修葺。5~13层落架修复,塔顶新置仿宋青铜塔刹一具和避雷针,塔身外表全部施行化学处理,建塔盘、台阶及排水系统等。

       重修后的高塔寺塔远观如龙泉宝剑,近看似三春笋笔,巍峨挺拔,造型更加精美。 
       高塔寺塔驻世千年,历经风雷兵燹的摧残,寺毁无计而高塔犹存。1986年的维修拆层施工揭开了这一谜底。千年前建筑师为保高塔永垂后世,别出心裁设计出在塔层水平施工中运用锅状砌砖工艺,全塔自下而上皆以四周高中间低的“砖锅”层层叠垒结体。块块塔砖倾斜相接,再以黄泥胶合。当塔身遭受强震或外部冲击时,由于自重产生的向心力,令塔体凝集不散,日久弥坚。
       塔体的特殊内构也给外表增添了华彩。“砖锅”外缘内弯收分,形成塔壁的垂直内凹和塔檐的水平下凹,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融为一体,古建学上称之为“双凹”结构。这在我国现存高塔中实不多见。
维修中发现各层塔心处均埋一石罐,内置银盖罐,银罐内装金银箔包、佛舍利、金弹簧、水晶球、铜饰件等,石罐内外置大量“五铢”、“开元通宝”及北宋年号铜钱等文物。塔内外结构及出土佛教文物是宋代砖塔遗存中极为少见的,为研究我国南方地区古塔建筑史和北宋时期中原佛塔瘗埋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高塔寺塔的塔藏佛教文物十分丰富,其瘗埋方式在我国古塔中又创一特例。从出土过程以及建塔碑铭的记载可知:
  一、高塔寺塔没有“地宫”,却有十二层“天宫”。“天宫”中藏石函,石函藏银函,银函藏舍利与多品供养物。“天宫”虽也见于外地古塔,但如此层层皆有,十分少见。
  二、塔藏法报化三身舍利:报身舍利即古代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舍利、骨灰;法身舍利即华严经偈碑刻等佛教经典;化身舍利即高仅1厘米微雕佛像一尊。这种瘗塔方式,为研究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塔瘗埋葬制度提供了鲜见的实物资料。
  三、出土文物中的微雕木佛像弥足珍贵,是为镇塔之宝。
       高塔寺塔位于黄梅县城内东南隅,紧邻城墙(今改为环城路),清·乾隆《黄梅县志·建置志》载,黄梅县城有十四坊,此处古称上春坊,为黄梅土著四大古姓之一的唐氏家族聚居地。高塔寺建于此地的因缘,可见于宋僧释志全撰书的《砖塔记碑》:“……今之砖塔即天台山沙门仁禀勉上春坊信士唐君守忠、守清、守贞、守珪、守习合家眷属之所造也。是地唐贞观中为众造寺,即五祖大师□□□□地也;咸亨初造百尺弥陀佛阁,为巢寇所焚。但有坟碑□址存焉。大中祥符八年岁在乙卯,仁禀师与唐氏昆弟属议……此古墓,重建高阁……高七十尺,人□百尺,总层十三层……每层皆以玲缾货瘗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