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设计营造的艺术形象特点由屋顶式样决定,最重要的八种屋顶式样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盔顶、盝顶。
庑殿、歇山 都属于高等级屋顶式样,多用于大型建筑。庑殿顶是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只有皇家古建筑中才有。
悬山、硬山 在民居中广泛出现。
卷棚 秀丽,多应用与园林建筑中。
攒尖 在亭台楼阁中很多见。
盔顶 的建筑难度较大,盝顶排水困难,因此都很少见。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面坡式,又叫五脊殿。庑殿分为单檐庑殿顶和重檐庑殿顶两种,基本式样如下图:
庑殿顶常用于皇家建筑设计以及大型寺院、宫观。清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但闽东沿海地区的民居因为防风需要也会用平缓的庑殿顶。
上图为故宫太和殿,屋顶式样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下图为歇山顶: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这在第六章将继续介绍。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设计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天安门是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悬山顶是两面坡顶的一种,也是中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面宽一间,进深两椽,单檐悬山顶:
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规格上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不管是实物资料还是间接资料,凡是较重要的建筑,都没有用悬山顶的。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从外形看,封火山墙也颇具风格。常用于我国民间居住建筑中。
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卷棚顶为双坡屋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卷棚顶形式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攒【cuán】尖顶,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本章后面讲继续介绍)。下图为两种常见的攒尖顶示意图:
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有同其角数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尖顶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宫的中和殿为四角攒尖,天坛祈年殿为圆形攒尖。
攒尖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
盝 [lù]顶 ,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 加上一圈外檐。
盝顶经常用在帝王庙中的井亭的顶口,古代的井亭上面是露天的,称之为盝顶。
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 如 果是 攒尖顶,则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称 之为盝顶。顶部开口为的是纳光以看清下边的水井里的水面,同时也为了便于工作于清掏,不必另搭架子,为 了支撑洞口,井亭的大木构架做法也与一般攒尖顶不同,有的加用垂莲柱, 有的用斜木支撑,从外观及受力情况看都类似现代的悬索结构。现在保有盝顶的井亭并不多见,在故宫里面大约有27座,再就是太庙,天坛,先农坛还有少数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