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岭南传统建筑代表之一锅耳屋,其建筑结构与艺术体系虽然早已成熟,但是自古以来很少见诸著录,而以建筑细部为主线者更是凤毛麟角。锅耳屋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出现于岭南一带的民居建筑特色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建筑实物中,以讲究地理风水和风俗观念为思想依据结合科学的规划布局都集中反映着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与表现风格。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第1张

因此,独特的外型建造、多样的艺术手法装饰、丰富的装饰题材、讲究的科学的布局规划等等的多方面内容都对现代探寻研究古代建筑历史文脉有着深厚的价值意义:

一是历史价值,了解岭南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二是艺术价值,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情感爱好、审美观等,反映当时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以文艺的门类来分,有关文学的有匾章、楹联、题字,有关艺术的有绘画、书法、雕饰、陈设(家具),还有实用艺术的装饰、装修、纹样、图案、色彩等。三是科学价值,首先是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事物证明,同时它为今天的建筑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这三方面的内容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当地自然环境,它们构成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正是为岭南风格创造实践基础。

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到处喊着“破四旧”口号,导致锅耳屋受到历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还有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对古建筑的拆改和损害,现今在广东省还保存相对完好的锅耳屋群已经不多,目前发现有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佛山市顺德区碧江金楼、四会市威整镇奇石河景区、佛山禅城区福贤路东华里、广州从化太平镇钱岗古村等地方。我们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和古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此期望现今社会对这些岭南特色的古建筑予以更加重视和保护。

建筑是人类永恒的史书或凝固的文化,由于自然条件、气候、温湿状况、经济基础、社会需要和人工技巧等各种因素,使中华建筑自成一家独具特色的同时,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如粤闽赣山区和朴实的客家人居住的土楼;黄土高坡文化和中原大地上出现的窑洞;皖南清秀飘逸的徽派建筑“马头墙”;还有体现着富庶的南粤和实用的岭南文化的特色建筑“锅耳屋”。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在岭南,锅耳屋是传统民居建筑中最经常看到的一种,它经过历代建筑匠师在自然环境、乡土资源、宗教思想、风水观念和传统文化等各方面条件影响下不断创造的结果,以高超的雕刻和绘画艺术增添建筑物的外形美,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传统特征。

锅耳屋的屋面之上砌筑有锅耳状的硬山墙,故称此类民居建筑为“锅耳屋”。但一直以来对于锅耳屋一词的由来都众说纷纭。因此,为进一步探索和了解锅耳屋,试对锅耳屋的名称、构造、风格等方面作如下探析: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第2张

一、锅耳屋名称说

1、象形说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据民间普遍的一个说法:锅耳屋的屋顶是硬山式,两侧的风火山墙高出正脊许多,民间就觉得山墙的形状好像家里铁锅的两个锅耳,所以人们称这种屋顶为锅耳屋顶,因此这种类型的房屋也有了一个通俗的名字叫作“锅耳屋”了。

2、谐音说

根据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考证,提出普通话的“鳌鱼”与广东粤语方言的“镬耳”发音相近,其轮廓也十分接近,中间拱凸,前后缓收,线条柔美,且“镬耳”叫起来比“鳌鱼”顺口易懂。故以讹传讹,由“鳌鱼”变成了“镬耳”,但普通话中“镬耳”又很难上口,音随意变,讲普通话的人根据其实际含义又把“镬耳”变成了“锅耳”,因而现在有“锅耳墙”之说。

3、综合说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第3张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之锅耳屋

中国传统建筑里,主要都是以木结构为基础,古人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就根据风水学五行当中水克火的道理,鳌鱼为水中生灵,在建筑上修建意味深远的鳌鱼墙。那为什么选择鳌鱼这个图腾呢?曾经《淮南子?览冥篇》中对鳌鱼记载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说。也就是说,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女娲担心天要塌下来,赶紧抓住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鳌鱼,砍下它的四条腿,墩在地球的四个角上,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着,故有鳌鱼顶天负地之说。

在古代龙象征天子,除了皇帝其他人都不可以使用关于龙为题材的物品,官宦和上等阶层为了区别于平常老百姓,就选择了一种介于龙与鱼之间的神物——鳌鱼。而屋脊两侧高出的山墙为鳌鱼翘起的嘴巴,简化的建造又巧合地使其像官帽两耳的造型,后引申为“独占鳌头”的意思。因此,鳌鱼这独特形象的硬山顶山墙设计在富有吉祥寓意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展现古人的身份地位,实为一举数得。

锅耳屋这种具有珠三角地区特色的“鳌鱼山墙”,其“锅耳屋”名字的由来就正如民间象形说所述,只是一个在百姓日常生活交流中既亲切又通俗平常的代名词。后来民国时期锅耳屋在岭南民居中被广泛采纳,但也大多为地主阶层所建,成了岭南建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