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来到成都的游客常常会选择在位于市中心的太古里商业区走一走、看一看,这座兼具浓厚现代商业气息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商业区已经是成都的新地标。不过你是否知道,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来看,这里还是一个历史建筑合理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第1张

“历史建筑不能利用的话那就不叫保护,而是保存。所谓的保护还要有维修和再利用的过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说,目前成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未来还可以对与历史建筑相连的街道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逛成都历史建筑集体“变身”新地标

一个“成都式”的悠闲周末应该如何度过?答案可以是去太古里逛逛成都最时尚的商业区,也可以是去川大内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晒晒太阳,当然还可以是到崇德里的老屋檐下泡上一壶清茶闲谈。这些满载岁月风霜的历史建筑,近年来经过合理改造利用后,俨然已经变身为成都新的文化时尚地标,每天都在吸引着无数“粉丝”。

欣庐是大慈寺片区为数不多的保留了原有风貌的老宅院之一,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民国时期建筑的精华。笔帖式街老宅院所在地则是原笔帖式署衙门旧址,也是清代成都历史的重要见证。这两处老建筑2008年被修复后,现在完整保存于太古里中。

保存并不意味着结束,随后,太古里街区的欣庐、笔帖式街老宅院等典型川西民居建筑借力片区整体打造,修缮后作为多种商业场所使用,不仅成为了成都核心商业区的新地标,更开创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新探索模式。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同样获得“新生”的老建筑,还有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崇德里的崇德里民居。始建于1925年的崇德里民居,属于典型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曾是著名作家、原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于抗战时期在乐山开办的嘉乐纸厂设在成都的办事处所在地。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第2张

2011年,成都艺术家王亥所在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对崇德里采用古法修缮。今天的崇德里主要用作茶室和餐厅,悠久深厚的历史气息与鲜活生动的人间烟火在这里交织,也让这里成为了成都众人拥趸的文化新地标之一。

“及时雨”成都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实施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今年8月《成都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未来像太古里、崇德里这样获得合理性开发利用的历史建筑有望越来越多。

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在符合保护图则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历史建筑。例如,利用历史建筑开展与保护要求相适应的文博创意、休闲旅游、开办展览馆和博物馆以及其他形式的特色经营活动。

同时,条例还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利用。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第3张

对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认为,成都出台条例很及时。周俭告诉记者,成都目前被认定为历史建筑的地方有70多处,而上海这个数目是成都的10倍。“在成都,真正的历史建筑现在留存下来的不多。特别民国时期以前的历史建筑不是很多,成片的也少。如果保护条例再不出来,这些历史建筑就会越来越少。”周俭说。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 成都老房子纷纷变身新地标

并且,在周俭看来历史建筑不能利用的话就不能称之为保护,只能叫做保存。保护还应该有维修和再利用的过程。而成都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客栈、餐厅,还有商店,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专家建议保护历史建筑也要留存街道

保护条例已经正式实施,未来成都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之路应当如何才能越走越好?对此,周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像成都太古里这样通过简单改造形成商业区,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他同时还建议,希望未来成都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与之相连的历史街道保护。“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人们只保护建筑本身,却不注意保护原有的街道,不少与历史建筑相连的街道都不存在了。试想如果街巷和建筑的关系不在了,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空间,也讲不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周俭说,街巷和建筑是一个整体,一个历史建筑应当至少保留一条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