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近年来比较好的例子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个窟门,经过勘查发现1000多年前的壁画被稍晚的壁画覆盖了,而早期的壁画保存得尚好,覆盖上去的壁画也有千年历史,经过细致的工作,覆盖上去的壁画被完整的揭了下来,如此便有了两份精美的窟门壁画。我认为像这种后来覆盖一层或几层的壁画的情况,如果经过认真检查,内部确实完好,又值得保存的话,都可以这样办理但必须慎重对待,技术上要保证在内外都无损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第1张

关于保持现状的问题,是指在原状已无可考或是一时还难以考证出原状的时候所采取的一项原则。另外也是由于恢复原状需要较大的资金和较强的技术力量,而目前还不能进行时所采取的措施。这种保持现状的修缮工程,现在还是一种慎重的办法。因为保持现状可以保留继续进行研究和考证的条件,待到找出复原的根据以及经费和技术力量充实时再进行恢复也不为晚。对保持现状,曾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一切都不能动。甚至是后来增添的不合理的部分也不能热另一种说法是凡是后来增添的都一律去掉。

这两种说法都有点过于绝对化。我认为保持现状并不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动。我们所要保持的现状是有价值的部分,那些与原来建筑布局、建筑结构毫不相关,而且有损古建筑艺术面貌、危及建筑安全的东西,如近年来的保护范围内添建的房屋、棚舍,在建筑物身上添设的多余部分,不仅不应被当作现状保存,而且还应逐步加以清理拆除。但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不问什么时候添建,不管有无价值一律拆除的作法也是不妥当的。

下面谈谈古建筑维修工程中为保存其原有价值必须坚持的“四保存”的原则。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一)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它包括古建筑原来的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等。每一个朝代的建筑布局与造型都有它的特点,不仅反映了建筑功能、建筑的制度,也反映了社会的情况,民族文化的风格。如果改变了原状,或张冠李戴乱了套,这一古建筑的价值就减小或丧失了。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第2张

(二)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古建筑的结构是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建筑结构也是决定建筑类型的内在因素,如同人的骨骼,什么样的骨骼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体型。如果在修缮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结构,建筑的科学价值就降低,也会影响它的形式。还要十分注意一些特殊的结构,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顶部的人字叉手唐代是国内仅存的孤例,万一损坏需要加固时,绝不能在当中加顶一根蜀柱。佛光寺文殊殿的复梁金代、朔县崇福寺观音殿的大叉手梁架金代、赵城广胜寺的大人字梁元代、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悬柱结构明代等等都是具有特殊价值的结构,在维修工程中是一点都不能改变的。砖石结构、铜铁结构、竹蔑结构也都有其时代、地区、民族等的特点,在修缮工程中应特别注意。

(三)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古建筑中建筑材料的种类很多,有木材、竹子、砖、石、泥土、琉璃、金、银、铜、铁等。什么样的建筑物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材料产生什么样的结构与艺术形式。木材的性能产生了井干式、抬梁式和穿斗式的结构砖石材料产生了叠涩或拱券式的结构铜铁金属必然要用铸锻的方法才能建筑。因此,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随着建筑的发展,建筑材料也不断产生、更替、组合。它反映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艺术发展的进程,反映了各种建筑形式的特点。如果我们随便用现代化的材料来代替古建筑原来的材料,那么将会使古建筑的价值蒙受巨大的损失。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纵使你能把古建筑的形式、构件、外观、结构等都模仿得非常相像,甚至可以乱真,但是这座古建筑也只剩下了躯壳。它那几百年、几千年的经历已经一扫而光了。所以我们极力主张修缮古建筑的时候,一定要保存原有的构件和材料,想尽办法保存它的“本质精华”。确实原构件必须更换时也要用原来的材料来更换原来是木材就用木材来更换,原来是砖石就用砖石来更换。最好原来是松木就用松木,原来是柏木就用柏木,是什么硬杂木就用什么硬杂木。

有一些人曾对水泥十分欣赏,极力推行用水泥来代替古建筑原来的砖石和木材。其理由一曰水泥坚固,二曰木材缺乏,三曰水泥现代化。乍听起来似有道理,但实际考察一下并不是如此。我曾经调查过多处近代纪念建筑,凡用石料修筑的,至今完好无损,而用水泥修造的则多已产生裂缝或崩塌,有的甚至已土崩瓦解了。水泥作灰浆勾缝、铺顶更不可用。很难做到不漏雨渗水。木材缺乏是事实,但就全国范围来说,用于古建筑修缮的木材数量实在不多,恐怕只占全国用材的千分之几、万分之几。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第3张

至于说水泥比木材坚固也未必。佛光寺大殿的柱子、梁架已历经1000多年,仍然十分坚固,如果保护得好,再过1000多年,也还是坚固的,而水泥恐怕就难说了。再说水泥的性能与木材完全不同,很难捏合在一起。英国费尔登教授在清华大学讲学时曾说“水泥是古建筑维修工作中的大敌”。我很赞成他的观点,千万不要让水泥在古建筑维修中泛滥成灾。当然在一些隐蔽之处,或大面积基础之下,掺用一些水泥为了坚固,是可以的,在外表切忌水泥。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二)

(四)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要真正达到保存古建筑的原状,除了保存其形制、结构材料之外,还需要保存原来的传统土艺技术。对古建筑维修的工艺技术,我认为应该提出“继承传统的工艺技术”的口号,如油饰彩画的地仗,原来是三麻石灰、七麻九灰的,绝不能把它改成一层厚厚的油灰或是采用其他的做法。这不仅是为了保存原来的传统,而且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