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文物古建筑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文物古建筑是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城镇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我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第1张

一是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提升文物古建筑保护级别。各县(市、区)文物部门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基础上,按照国保和省保申报标准,精心制作完成了高质量、高水准的申报文本,圆满完成了第七批国保和第七批省保申报工作。

2013年,我市许昌关帝庙等16处文物古迹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文物古建筑7处;2016年,郑氏民居等12处文物古迹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文物古建筑3处;2017年,兴福寺等29处文物古迹被核定公布为第四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文物古建筑9处。截止目前,我市有不可移动文物3812处,属文物古建筑的有2451处。经各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61处(国保单位23处,省保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3处),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149处(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处32处,市县级108处)。

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不断完善,划定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完善了记录档案,设立了保护标志和保护管理机构,明确了保护责任,实现保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做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工作。开展文物古建筑的抢救、维修工作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各级文物部门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保存现状,区分轻重缓急,对文物保护、维修、规划项目进行了重点安排,积极做好文物古建筑维修保护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项目资金筹措等工作。

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第2张

“十二五”以来,我市共申请到国家、省级文物专项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许昌关帝庙、襄城文庙、清流社学故址等20余处古建筑的维修;积极搭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捐资的文物保护维修平台,筹措资金完成了春秋楼山门、文庙大成殿、关圣殿和两院英风等文物古建筑的修缮恢复工程;引进社会企业资金完成了清真观真武殿、许州府衙、紫云书院、神垕东大传统村落中古民居等文物古建筑维修工程;通过民间捐资完成了中王庙大殿、河街白兔寺、上龙王庙等文物古建筑维修。恢复了古建筑本真历史风貌,文物古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是彰显文物价值,做好文物古建筑合理适度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利用价值能否发挥好,一定程度上对文物保护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物保护与利用关系处理好,就能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我市是全国知名的三国文化之乡、钧瓷文化之乡,为充分发挥我市文物古建筑的资源优势,助推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保护文物古建筑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文物保护与文物开发利用工作相结合,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形成了提前谋划一批、立项审报一批、方案制作一批、开工维修一批、建成开发一批的古建筑保护利用模式。依靠以古建筑载体为代表的丰富文物资源,调整文物保护思路,由静态保护拓展到动态保护,加大了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开放力度。依托许昌关帝庙、许昌春秋楼(含文庙)、紫云书院等文物古建筑群,建成了许昌春秋、灞陵桥、紫云书院等多处3A级文物景区。

今年,我市正在扎实推进灞陵桥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完工实现对外开放。推出了“许昌春秋楼-许昌灞陵桥-曹丞相府”三国黄金旅游线路,神垕古镇特色旅游专线,三国文物旅游黄金线先后接待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游客50多万人次。2000年,许昌首届国际关公文化节在许昌市春秋楼景区隆重举行。文物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明显,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第3张

四是创新营销模式,增强文物古建筑的品牌形象。全市各文物开放单位,大力推进文物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和开放利用工作,派员到市各大旅行社、宾馆进行联系,发放宣传材料,突出个性化、特色化宣传;赴各大城市进行宣传促销,在一些主要路段设置大幅宣传画,宣传文物景区、景点。

许昌助推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许昌晨报推出了《秀秀咱许昌的传统民居》、《走进许昌英美烟公司旧址》等报道,大篇幅介绍许昌市民居、古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建筑风格及特点,提升广大市民对身边的“宝贝”的熟知度。依托文物建筑的资源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特色展览,许昌春秋楼和灞陵桥景区先后举办了《三国遗风摄影联展》、《三国文化系列邮集展》、《许昌三国文化遗迹展》、《河南省百塔图片展》、《许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展》等20多个专题展览;同多家文化旅游公司合作,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迎国庆歌舞表演暨戏曲演唱活动”、“大型实景情景剧《忠义,千秋》演出”、“曹魏风新春庙会暨建安灯会”表演活动;还邀请国内、省内包括中药、中医、汴绣、毛笔制作、制砚、钧瓷制作、绢艺、桃雕、朱仙镇年画、秸杆画、泥咕咕等一百余家非遗项目传承人在景区进行现场展演,增加了景点的吸引力,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文物古建筑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