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因文而可玩。今人尚玩,惟求摆弄风雅,而不解文道,实叹可惜。
古人文房为仕途之始,更是心灵寄居之所,于清净书斋中陈置所好,怡情格物,始有“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之雅兴。文房清供是文人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是重要的书房用具,亦是文人雅赏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
清供,由祭祀、礼佛发展而来,以香花蔬果供于案上。至宋以后,由于文人审美趣味的参与,清供逐渐成为一种有寓意的生活元素。
清供之物,可以是寻常的花草,蔬果,也可以是山石盆景,或者金石书画,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清雅长物,都可以作为清供的对象。
清供表达的是主人的一份心情,一种雅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供可以称得上古人雅致生活的一种缩影。
清供,是一种长养身心的方式
清供,首先突出一个“清”字。所谓“清”,可以是清雅不俗之物,也可以是“清心寡欲”的心态。清供作为一种形式,蕴含着高洁无染的文人性格。
先人有谓: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心境淡荡之士,虽无人为伴,亦不觉空虚寂寞。
他们将自身性灵安放于清供雅物之中,散发出兴味不凡的闲情意趣,成为了最耐人品寻的中国式清雅生活。
文人的案头清供多源于自然,虫鱼鸟兽,灵动活泼,可以排遣虚寂;松竹花草,生生不息,可以澄怀味象;盆景书画,师法天地,可以照见大千。
案头清供之物,虽属具体而微,观其枯荣语默,亦可以思接天地、意穷太古。
《兰雪斋记》:夫君子之托物,其美恶必有择焉……所居列置古经史、名书画,间以卉石,错以琴尊,而朝夕游息其间。掇芳华以娱玩,漱清气而自洁,斯其志尚之异,不贤而能之乎!
君子多善养闲身,日常的清供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位知己,因其品趣、真格、境界,俱在此中。
长物为友,即是修身;卉石游息,即是自洁。清供,是中国人寄托性灵,自净其意,长养身心的一种方式。
清供,是一个格物审美的过程
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的东西不是它自己就美,而是有人去发现它,欣赏它,它才能从一个自然物品,变成一个美的意象。
所谓:古石苍松见贞性,行云流水识天机。物品客观存在,但它不是美,必须得有一个审美过程,使它成为意象。
“供”就是这个审美过程。因为人的欣赏,物品才慢慢的变成了“雅物”,甚至变成了人的朋友。
古人有拟物十二友:怪石为实友,名琴为和友,好书为益友,奇画为观友,法帖为范友,良砚为砺友,宝镜为明友,净几为方友,古磁为虚友,旧炉为熏友,纸帐为素友,拂麈为静友。
经过这番格物审美,使物我在意象中,成为真正的朋友。所以清供,供的就是自己格物审美的这个过程。
清供陈设有致,诚是一幅画意十足的案头小景。文人在书斋静心苦读之余,观之可助神思明畅,心清意远。
明窗净几,巧手陈玩,神采焕发,射映一室,尘土肺肠,为之一浣。
古人说案头清供是君子之心。心有所属,寄托于物,不在乎是否名贵,寥寥清疏,随意布置,自有一种生活态度和情趣在其中。
清供,不仅是美的装饰,更是一份雅致的心境。它始于对于美的有意追求,终于对生活的深沉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