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庄园位于江村西江村,河南省安阳西21公里,是清末两广巡抚马丕瑶的故居。其地北靠寿安山,南靠珠泉河,西靠巍峨太行,东连华北平原,映在山川之间,特别美观。
马氏庄园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工程持续40多年,主要建筑基本完整。建筑群主要由北、中、南三区组成,共分六路。北区一路建有两个四合院;三区中区规模最大,约占整个庄园的三分之二。它位于南街以北,北朝南。有158栋建筑。中西三路是居民区。每条路前后都有四个庭院,每条中轴线上都有九扇门,俗称九扇门照片。东一路是马氏家庙,前后两个四合院;南区一路,轴线上也有九门相照图案,前后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在中央建筑的东、西、南三侧,各建一排配房环卫。三区建筑形式主要有厅、堂、楼、廊、房、门等,共308间。现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附属建筑包括马氏义庄、文昌阁、马厩、仓库、柴草库、马氏祠堂、北、中、南三个花园,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整个庄园设计合理,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前低后高,分散宏伟,被誉为中州唯一的大型封建官僚。是清代为数不多的典型官员之一。四合院,斗折廊回,古朴大气,严肃规整。北京四合院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中原五脊六兽、九门相照的独特建筑艺术。结合各种建筑风格,展现了清末民初建筑艺术的深厚魅力。
马氏庄园·九门相照
三区中区规模最大,约占整个庄园的三分之二。它位于南街以北,也朝南。有158栋建筑,由家庙一路和住宅三路组成。其中,家庙东、住宅区西、四路建筑各有系统,相互呼应。
寺庙正门下层有三个拱门,上面有五个读书楼。头进四合院东西厢房各五间,曰“东塾”、“西塾”。正房过厅五间,悬山顶式,前后带廊,高台基,叫燕翼堂;后院厢房各三间,东为遗衣所,西为藏祭所。五间正殿,高大宏伟,名叫聿修堂,即享堂。前建月台。其规格和布局严格按照清光绪年间制定的《清会典》规定建造。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
马氏庄园·聿修堂
住宅三路的建筑形式和格局相似。均南开正门,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前庭后厅,左右对称,由南向北,逐步抬高。中路大门高大宏伟,而东西正门则券门,西路大门内有屏门。中路只有两门,内置屏门。后院不同:西路主房为五间平房,中路、东路主房为五栋楼,东路东厢为三栋楼。中路高,东路次之,西路次之。在施工时间上,西路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中路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东路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马氏兄弟分居,东路归长子马吉森所有,西路归四子马吉枢所有。
南区与中区隔街相望,原设计为三路,其中东路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而中西二路只建大门及临街房,后来由于时局变化,尚未建成。
南区东路座南向北,也是九门相照,前后有四个四合院。其中,头进院和三进院较小,分别建两三门。门两侧有两个走廊房间,东西厢房有三个房间;第二个入院和第四个入院都很大,主房七个,东西厢房五个。
南区的建筑规模和规格明显高于中北两区,这不仅体现在建筑体积的增加和门的增加上,也体现在精美的石、砖、木雕建筑物的广泛使用上。原因是南区建于民国时期,不再受封建社会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当马的四兄弟分开时,他们被分配给第三个马吉梅。
庄园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灰色瓷砖覆盖屋顶。屋顶多为硬山顶,悬挂山和平顶。其建筑特点不仅具有北京传统庭院的特点,还具有中原地方民间建筑的特点,还具有山西雕刻艺术的特点。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无论主房间,大多数房间都有前廊,有些前后有走廊,形成走廊,庭院相连,特别是在雨雪天,容易行走。
马氏庄园大门
在马氏庄园大门外的东西券门上方,有两块匾额高高地挂着:惩怨窒欲。惩怨窒欲,源于《易经》第四十一卦损卦:象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怨窒欲。惩怨是指消除愤怒,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窒息就是抑制无限欲望,清心寡欲,无欲则刚。牌匾旨在警告马氏后人,不要强求,不要奢求,冷漠。
与惩怨窒息牌匾相比,是致虚守静牌匾。致虚守静这个词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致虚极和守静。致虚极是为了消除杂念和污染,空而明朗。守静是指守平静的心,安静而遥远。
北区位于中街路北,北朝南,前后有两个四合院,后院各建一个跨院,称为亚元扁宅。大多是硬山顶式建筑,原来是马丕瑶祖上的老房子。马氏四兄弟分家时,分给了次子马吉樟。民国初年,马吉樟任袁世凯总统府内史期间进行了翻修改造。进士第牌匾挂在马氏庄园北区大门正上方。马丕瑶同治年间考中进士,官方为他做了这块匾额。右边的大总裁是指科举期间的考官,以下是他们的官职和姓名。左边是马丕瑶的科学考试成绩。他在宫廷考试中的成绩是第三名和第二十名。朝廷考试的成绩是第三名和第十七名(清代新科进士出身后,他仍然参加朝廷考试,特别派朝廷大臣阅卷,因此被称为朝廷考试)。
绿色比蓝色好。第二块牌匾太史第一是马丕瑶的第二个儿子马吉樟的科学考试成绩和官职。他的宫殿考试成绩是第二甲第37名。他来自金石,在朝鲜考试中获得第二名和第七名。他被授予(翰林院)编辑和国家历史博物馆协助。
当你进入庄园的大门时,你首先可以看到马家仪的大门。在古代,仪门是文官和将军下车的地方,也是来访者端身正仪的地方。当你抬起眼睛时,你可以看到牌匾整洁而严肃,这是由清末军机大臣和户部尚书阎敬明写的。这意味着在家里,你应该先穿干净整洁的衣服,庭院应该干净整洁;其次,你应该公平、严谨、细致地处理事情;三是赞扬庄园布局整洁有序。
门额正上方的牌匾干净明亮,为左宗棠题写,称赞马丕瑶为官。以下是马氏家规家庭占卜全文。
马家以《易经》第三十七卦家庭占卜为家规,大意是:女主内外,长幼有序,不失法度,全家诚实庄重,各司其职。马丕瑶从小就受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
马家仪门(中区中路一落)
转过屏门,进入中区二进院落,中区三区规模最大,约占整个庄园的三分之二。它位于南街以北,北朝南。有158栋建筑,由家庙一路和住宅三路组成。其中,家庙东、住宅区西、四路建筑各有系统,左右相互呼应。你可以看到屏幕门后面的坚固牌匾和一对整洁的楷书对联: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底层;生命中最罕见的兄弟对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孝顺父母是我们的责任;第二,马丕瑶一直把人民当作衣食父母,这也反映了他对公务员的强烈感情。下联在表达兄弟之间的深情。
往里走,来到中区中路二进院正堂和信堂。进入和信堂室内,迎面可见一对端庄的对联:
不爱钱,不徇私舞弊,我这里空无一人
凭国法,凭天理,为什么要弯弯曲曲?
这是马丕瑶上任山西省平陆县知县时写的一对对联。因为他的第一个官职是平陆县知县,在他以后的官职生涯中,他总是带着这对对联挂在客厅上,告诉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我不爱钱,也不偏袒自己,但我应该按照国法和天理办事。对联反映了马丕瑶一生的官方方式。
再往里走是中区中路的四个庭院,前厅是修身堂,是庄园主人马丕瑶居家时居住的地方。两边都有一对隶书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马丕瑶要求自己和教育子孙后代,在朝鲜当官忠于国家,在家孝敬父母。不要忘记耕作和阅读的基础。
马丕瑶的孩子遵守家规,颇有成就。长子马吉森,诚信经营,工业救国,开创河南民族产业先例;次子马吉樟,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博物馆协修、会典博物馆总校、湖北省检察使等职。,为官爱民如子,执政教育救国;三子马吉梅居住在山东候补知府;四子马吉枢悬壶济世,妙手回春,被称为马大善人;她的女马青霞是辛亥革命的女主角,享有南秋金北青霞的美誉;孙马载曾被选到美国留学,攻读采矿专业,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矿业教育。
在这里,看完了中区中路的四个庭院。沿着四进院北走廊左转进入马氏庄园区西路。西路有马丕瑶四子马吉枢的故居养正堂。双方的对联是:静以修身节俭以养性;进则坚行则友贤上联是指稳定宁静,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下联是指在家里尊重父母,言语卑微,态度恭顺,坚守孝道;在外交朋友中结交诚实、慷慨、博学的朋友。这副对联可以说是马吉枢一生的真实写照。马吉枢在家种田,深知医术,常年免费行医治病,但我过着节俭的生活。
养正堂(中西路四进院落)
南穿过大厅,进入庄园中区西路三院。院子里有两棵树,当地人称之为龙槐。这棵弯弯曲曲的树叫葛花树,也叫紫藤。它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树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笔直的是一棵百年国槐。这两棵树依偎了一百多年。
看完中区西路,沿着庄园南走廊向东走,一进院,就来到中区东路。
两边廊柱有一对对联:青松秀鄂以其寿,白雪气质在哪里?这对对对联是清代大学士日本人的问题。意思是:青松的价值是因为它能承受炎热和寒冷,并持续很长时间。白雪的高贵体现在天生的宁静和无私。诗意蕴含着马丕瑶为官的人生风范精神。
谦益堂(中区东路一进院)
往里走,四进院的德有邻堂是马丕瑶长子马吉森的故居。光绪重建30年,整个房间布局宽敞。楼上是藏宝阁,一楼是主人住的地方,和父亲马丕瑶的房间很像。
德有邻一词来自《论语》。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旨在教育后人,为政以德,为人以德。
旁边的东厢房思无邪屋是马丕瑶女儿马青霞晚年居住的刺绣楼。思无邪来自《论语》。孔子说:诗三百,一句话,说思无邪,意思是做人要纯洁,不要有歪念邪欲。
东厢房思无邪宅
在这里,参观了马氏庄园中区的三路建筑群。沿着庄园东西巷道右转,进入马氏家庙建筑群。马氏家庙有两个大庭院。首先,进入马氏家庙二院。玉秀堂是马家祭祖的地方。四根走廊柱上刻着两对对联,一对是:
不徒跪拜趋绊,要体先志守先规则,尊宗尊祖;
不富贵贫贱,能做好人行好事就是孝子贤孙。
也就是说,祭祖的时候,不能只跪着,要遵守祖先的规则,这是对祖先的尊重;无论是富是穷,只要你是无辜的,做好事就是马家的孝子贤孙。马丕瑶要求子孙们不仅要注意外在行为的三磕九拜,还要注意思想上的意图和行为上的行是对祖先最大的尊重。
另一对是:致爱则存致则;不辱其身不羞其亲。
这对对夫妇的意思是,能够真诚、诚实、值得信赖,是生活的基础;不要机会主义,羞辱自己,不要让祖先感到羞耻。这对夫妇展示了马家族的真诚和思想。
往南走,还能看见一座家庙——“读书楼”。翁同福题为读书楼三个字。楼上四根廊柱上刻着两对对联。一副是有钱莫喜考武,穷也要读书,一副是读文道君亲师,立德仁义礼智信。从这些对联中不难看出马家厚重的儒家风格。寺庙正门下层有三个拱门,上面有五个读书楼。四合院东西厢房各五间,称为东学、西学。正房过厅五间,悬山顶式,前后带廊,高台基,叫燕翼堂;后院厢房各三间,东为遗衣所,西为藏祭所。五间正殿,高大宏伟,名叫聿修堂,即享堂。前建月台。其规格和布局严格按照清光绪年间制定的《清会典》规定建造。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
中区家庙 “读书楼”
当你走出寺庙,穿过内街向南,你可以看到南门。南区与中区隔街相望,原设计为三路,其中东路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而中西二路只建大门和临街房,但由于时局的变化,尚未建成。
南区东路座南向北,也是九门相照,前后有四个四合院。其中,头进院和三进院较小,分别建两三门。门两侧有两个走廊房间,东西厢房有三个房间;第二个入院和第四个入院都很大,主房七个,东西厢房五个。
南区的建筑规模和规格明显高于中北两区,这不仅体现在建筑体积的增加和门的增加上,也体现在精美的石、砖、木雕建筑物的广泛使用上。原因是南区建于民国时期,不再受封建社会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当马的四兄弟分开时,他们被分配给第三个马吉梅。
往里走,迎面三门门额上有两个大字敦品,两边有一对对联: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亏我;心田如海,纳百川见容人
这副楹联的意思是说,处事如下棋,让一步不算吃亏;心胸似大海,能容人方显雅量。人间百态,吃亏是福,不与人斤斤计较,礼让他人,犹如宽广无垠的大海,容纳百川溪流,方显马氏家族为人处世的大气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