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并突出了建筑、艺术、科技及美学上的价值,对于现代社会,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指近代西方文明决定性地影响中华文明之前,在中国古文化主导下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其是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下的一种文化沉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我国的古建筑历史与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1 我国古建筑历史与现状
我国古建筑大部分采用木、砖瓦和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尽管可以就地取材,但是很容易损坏,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其具有易燃、易腐蚀的特点,使得古建筑一旦受到火灾及长时间的腐蚀,就会整体倒塌,所以木结构的古建筑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于公元782年建造的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是目前保存下来最为久远的地上建筑,但是此建筑规模很小,而且不能代表唐代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木结构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木结构构件,但是大部分比较辉煌的木结构建筑比如秦朝的阿房宫、唐朝的大明宫等均剩下了一些难以辨认的土台。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我国的古建筑被大量的毁坏,比如山西境内的纯阳宫、三清殿、关帝庙、大佛寺,山东的寺庙、古塔等均被毁坏。而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战争期间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又被毁坏。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古建筑对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开始对一些毁坏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我国有名的园林城市苏州在得知常州将对荷花池地区的老街区进行改造后,及时的购得几处古建筑,并进行编号绘图,然后再苏州进行异地复建,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以看出,我国的古建筑正在从被视为破旧而拆除,到被视为新的资源而加以利用开发,实现了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利用,这为我们保护古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
2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的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很深厚的文化沉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下面将进行简要的介绍。
2.1 古建筑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北京天坛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而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走在了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特别是现存高达67.1米的山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在北京明清两代的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建筑群。另外我国的古典园林,以她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明珠。我国现存的这些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能让我们重温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她可以作为人们旅游欣赏的一种艺术,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2.2 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的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五千年来形成的建筑形式、建筑装饰等都是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为当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环境绿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的源泉。我国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沉淀的载体,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需要我们用科学和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继承和保护。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要研究并充分利用我国古建筑的文化,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以为建设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服务。我国的古建筑总结起来主要体现了如下几种文化:
第一,我国的古建筑一般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且尽能用丰富的风格和外形表达一种不强求、不攀比的一种地域性建筑历史文化。比如在黄河中游的黄土地带,由于土层厚,土质松软,且雨量比较丰富,曾经遍布森林,这使得古代人用木材和黄土架构房屋得以定居下来,这些房屋大多以木材为构架,以黄土为墙壁,屋顶铺有草泥;而在中国的南方,房屋的建筑材料除了土木外,多采用竹子和芦苇;而我国的山区则广泛运用石材,以条石筑壁,片石敷顶。我国古代这种因地制宜的这种建筑历史文化,对当代的价值就是借鉴古代的这种思想,实现丰富多彩的城市风格。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保护自然环境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依据当地的建筑审美和生活习俗进行建筑的建造工作,避免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现象。
第二,我国的古建筑历史文化中讲求秩序,这与我国几千年来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其是当时社会秩序的一种体现。而在当代这个经济和社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借鉴中国古建筑这种秩序的特征的关键是构建科学有序的城市空间。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主要的是一个城市要有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适当的城市密度及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也只有在这种科学的秩序的约束下,城市各项生活才能有序的进行,比如,在城市的功能区划定下来后,我们必须服从;区域的容积率确定了,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容积率去进行建设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和宜居环境提供必要的保证。
第三,中国的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布置都是以人性化为准则,一切为了方便生活,一切从方便生活出发。我国古建筑的这种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代的城市化建设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经济和人居,这两个基本功能之中,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在一个城市中要体现这种历史文化价值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上,用满足和服务人民的生活需要作为基本思想,力求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各项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需求,严禁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人居环境。另外,在城市规划功能的定位上,必须充分考虑人居功能的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但是在城市的功能空间的划分中,人居功能是第一位的,因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第四,我国大部分古建筑都可以用简朴这个词来形容,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反映。中国古建筑的这种文化,对我们当代仍有很大的价值。比如,在城市建设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大广场、大马路;在城市的绿化上,追求一些名花名木,有的甚至将千年大树从外地移植过来;在建筑的形式上,追求外立面的标新立异,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违背我国几千年来的简朴的建筑历史文化,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严格审核,规范到我们政府倡导的节约低碳的生活上来。
2.3 如何能更好的继承好古建筑历史文化
我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对我们当代社会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前面已经进行了介绍,下面简要介绍更好的继承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的两点措施:
第一,对保存到现在的古建筑进行必要的保护,要在保护中进行修缮,这个修缮不是缝缝补补的概念也不是推倒了重来,是保证古建筑的原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古建筑本身,还应切实保护好古建筑周围的那种历史文化氛围。
第二,不能滥用仿古措施,对于新建的工程,除了为配合古建筑及一些个别环境的情况下,需要建造仿古建筑外,应禁止出现克隆古建筑的现象,违背了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也与我国政府倡导的因地制宜和简朴的建筑形式不相适应。
3 结束语
我国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并注重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转化、吸收和运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讲求秩序和崇尚节俭的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