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小编按:本文是中山大学哲学系冯焕珍教授在自己的公众号《万古寒潭》对读者提问的答复。

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第1张


小编觉得,宗教、文化、人类学……当然特别建筑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应该建设怎样的寺庙,怎样建设?


现在有很多新寺庙在建设中,但是大多数都很随性(哭笑不得脸),一方面关乎信仰和文化,一方面费用多是十方信众的布施钱,怎么能不慎之又慎。


另:小编觉得问答这个环节很好,也想和广大微友互动一下。希望大家留言问我问题哦。小编打算选三到五个好问题专文回答!

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问:冯老师,这是我写的一篇关于未来新寺院建设的参考建议文章,想听听您的意见。


答:我不懂建筑,祗能就我心目中的理想寺院提些意见:


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第2张

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你以“东方”、“禅意”与“简约”来指导寺院建筑,把握到了寺院建设的核心,但我以为应该调整一下顺序:以“禅意”为精神、“东方”为表相、“简约”为形式。禅意即以禅为意趣,在寺院建筑中最为重要。如果寺院淡化了禅的意趣,则可能徒具其表,甚至不伦不类。禅的意趣如何在寺院建筑中体现出来呢?我以为,应该打破“寺院建筑为人服务”这种观念,因为这观念无形中会张扬人的自我,并将这自我外化于寺院建筑中,从而淹没掉真正的禅意。我认为,要在寺院建筑中比较自然地将禅意体现出来,应考虑如下因素:


首先,寺院建筑应与周围的自然(自然风水)浑然一体,不能像个外来户。


其次,寺院建筑应适当突出三宝的重要性,不能看上去像个世俗建筑(这种寺院在日本和台湾都不少)。


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冯焕珍教授回答—我心中的寺院建设  第3张

第三,寺院建筑应随顺我们的人文传统,有些人诟病的传统寺院建筑在这方面其实做得不错,其朝向与对称性设计既随顺了中国建筑特别是皇宫建筑的形制,又有效地凸显了三宝的核心地位。


第四,因为时代的变迁,人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都有所变化,寺院建筑的形制可以当机作适当变化,但这变化并不是为了迁就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这很危险),而是为了更好地与现代人结缘,更好地度化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