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短缺,古村落农村电网改造滞后,供电线路负荷能力低,用电高峰期频繁跳闸,导致部分村民擅自更换线路、拉线、更换大功率保险丝,非法用电严重。
一些古村落的文物保护建筑改造了电气线路,重新铺设了室内供电线路,并采用管道保护的方式对线路进行了必要的保护。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线路的保护不彻底,接头和电气设备的连接环节保护不到位,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大多数住宅建筑,由于没有资金补贴,村民等待,维持现状等固有思想严重,室内线路多年未更换,许多供电线路仍采用铝线,线路老化严重,供电线路裸线,无任何保护措施,安全风险大。
村民缺乏基本的用电知识,开关、插座等电气设备多年未更换,部分插座有过热碳化痕迹;部分开关采用旧开关,部分开关外壳损坏,安装非常不规范,直接安装在木结构上,直接接触对联、胶带等可燃材料,一旦开关接触不良,高温容易点燃周围可燃材料,引起火灾。调查还发现,个别村民家中的电褥处于长期通电状态,容易因内部加热丝过热而引起火灾,如图4所示。
虽然存在上述大量的电气火灾隐患,但受投资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但古村落的住宅建筑包括被列为文物保护的建筑,没有电气火灾预警、火灾探测报警等技术预防设施。目前,主要依靠人民防空和简单的物理防空,缺乏先进、科学的物理防空和技术防空措施,发生火灾事故,容易预警、警察错误,导致火灾无法及时有效控制。
古村落电气火灾防治对策
结合古村落文物保护建筑分布、古村落整体建筑布局、旅游发展需求和日常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古村落整体消防规划,以文物保护建筑为核心,与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住宅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应与其他建筑有一定的防火必要的防火措施。限制核心保护区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得作为歌舞娱乐、放映、游戏场所使用。
对于被列为文物保护的住宅建筑,政府应当出资迁出建筑物内的原住民,并在不同的地方安置。文物核心保护区由文物管理部门、管理公司或当地政府统一管理。古村落的其他住宅建筑可以由社区、乡镇等各级政府统一管理,可以采用网格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管理,即以10户为管理单位,确定安全管理组长,组长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该地区的安全管理。
完善核心保护区建筑的室内电气改造,对已完成电气改造的文物保护建筑,对室内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从入口配电箱到电气设备的线路应采用阻燃材料保护,并按电气规程敷设。未得到保护的部件应整改;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电气规程的要求。大功率电气设备应尽量减少在核心保护区使用。
古村落文物保护建筑的电气火灾防治是一项基本建设工程。古村落电气改造的完善决定了电气火灾隐患的大小。古村落的整体消防规划和基础消防设施的设置有助于有效控制和快速扑灭古村落的火灾。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快古村落电气改造,科学合理地开展古村落整体消防规划和基础消防设施建设进程。
同时,古村落文物保护建筑的电气火灾防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历史原因,古村落现有的建筑布局风格和文物保护建筑被其他民居建筑层层包围,其他相邻建筑的火灾隐患必然对文物建筑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文物保护建筑的电气火灾预防应综合考虑文物保护建筑及其周边建筑;同时,根据各古村落的具体情况,将古村落防火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有效保护古村落文物和建筑物的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