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f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做车;也指方柱形木材。该文字在《说文》和《庄子·逍遥游》等文献均有记载。枋较小于梁的辅材,也是主要的木作构件,截面为矩形,是方柱形的横木。
下面我们来看看枋类古建筑构件的称谓有哪些:
额枋用于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柱头间的横向拉结构件。
大额枋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上面一根(与柱头平齐)称大额枋。
小额枋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位于大额枋和由额垫板下面,断面较小的横枋。
平板枋大式带斗拱建筑,叠置于檐柱头和额枋之上的扁平木枋。因其上安置斗拱,又称坐斗拱。
檐枋无斗拱小式建筑檐柱柱头间起拉接作用的横枋。
老檐枋金柱柱头间起拉接作用的横枋。
下金枋位于下金位置,用于拉接柱头的横枋。
上金枋位于上金位置,用于拉接柱头(或瓜柱头)的横柱。
脊枋位于脊部,用于拉接脊瓜柱头的横枋。
两山下金枋位于建筑物山面下金部位,用于拉结柱头的横枋,见于四坡顶建筑。
两山上金枋位于建筑物面上金部位,用于拉结柱头的横枋,见于四坡顶建筑。
七架随梁枋附在七架梁之下,用于拉结前后金柱之枋。
顺随梁枋用于顺挑尖梁下面,用来拉结山面檐柱与金柱的枋子,用于歇山、庑殿等建筑。
穿插枋位于廊内抱头梁之下,用来拉结金柱和檐柱的枋子,用于有廊建筑。
斜穿插枋位于廊子转角部位,用来拉结角檐柱和角金柱的枋子,见于周围廊转角建筑。
递角随梁枋用于递角梁下,用于拉结内角粮梁柱的枋子,见于转角建筑。
间枋用于楼房面宽方向柱间,承接建筑物下层檐檐椽后尾的枋子。
承椽枋用于重檐金柱或通柱间,承接木楼板的枋子。
踩步金枋附于踩步金下面,拉结山面金柱柱头之枋,见于歇山式建筑。
天花枋用于面宽方向柱间,承接天花的枋子。
合头枋用于两步梁(或三步梁)下之枋,起拉结中柱与檐柱的作用。
斜合头枋用于斜两步梁(或斜三步梁)下之枋,起拉结中柱与内外角柱的作用。
合头穿插枋两端均不出透榫的穿插枋。
麻叶穿插枋出榫部分做成麻叶头饰的穿插枋,多用于垂花门等装饰性强的建筑。
箍头檐枋端头做成箍头榫的檐枋,见于多角亭或转角建筑。
燕尾枋附着于悬山建筑两山挑出的桁条下皮,形状似燕尾的构件,可看作是垫板向外端的延伸,属装饰部件。
挑檐枋用于挑檐桁下面,其高二2口,厚1斗口,是斗拱附属构件。
井口枋斗拱附属构件,用于斗拱最里侧,与井口天花相接的枋子,高3斗口,厚1斗口。
正心枋斗拱附属构件,用于正心桁下面,高2斗口,厚1.25斗口,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和传导屋面荷载的作用。
里外拽枋附属于斗拱的木枋中除井口枋、挑檐枋和正心枋之外的其他枋子,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的作用。
机枋连接斗拱的内外拽枋又称机枋。
后尾压抖枋衬压斗拱后尾以防外倾的木枋,多见于城垣类建筑。围脊枋用于重檐建筑物下层屋面围脊内侧的木枋,常与围脊板等构件共用,有附着、固定、遮挡围脊的作用。
在建筑学中,枋是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或者与梁垂直方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