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旧城东街北侧。当地人俗称大寺庙,是殿阁群居古寺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五进院落,十座殿堂,布局严整,结构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齐聚一堂,是一座罕见的古建筑艺术殿堂。

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第1张

崇福寺成立于唐代林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建造。到了辽代,寺庙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来又改为寺庙,命名为林衙寺。金代西宗时期,寺庙扩建,土木工程大兴。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代海陵王完颜亮题为崇福寺。

 崇福寺建筑布局

崇福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庙。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

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崇福寺一进院,前面的五对殿叫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有四个天王和两个金刚,但现在雕像已经消失了。它被建成一个文物展览室,用于不特别展览。

崇福寺二院,宽5间,深3间的二楼阁楼叫千佛阁。明朝以前叫藏经楼。明朝重建后,阁内周围有千尊佛像,更名为千佛阁。千佛虽然不存在,但名字至今仍在使用。弥勒佛像和佛后的木制阁楼模型主要保留在前面。佛像是铜铸的,高约1米。它是崇福寺传世的明代作品。

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第2张

三檐双层阁楼,高约4.5米,结构精致,造型独特。据说它是明朝模仿唐代大藏经阁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东西两侧也有雕像。东部7尊为砂岩雕像,高约1米,出土于朔州南榆林乡旧寺遗址;西部7尊为金檀木雕像,包括1佛4菩萨2罗汉,是朔州西山著名寺庙神应寺遗物。

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崇福寺三入院是两座均面宽5间的配殿,东面是文殊堂,原来是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西面是地藏堂,原来是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现在两座雕像都没有了,开辟了文物展厅。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的惯例,如果东边是文殊殿,西边是普贤殿;如果西边是地藏殿,东边是观音殿。但这里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为世界所罕见。

崇福寺四入院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面宽7间,深5间,建筑面积约937平方米,高21米以上,其中月台高约2米,净高19米以上。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至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大同、辽宁义县另外两座),也是寺庙的精髓。

弥陀殿的匾额、雕像、壁画、雕刻门窗、脊釉被称为金代五绝。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金代作品。

崇福寺的五入院也是崇福寺的最后一座殿——观音殿,仅次于弥陀寺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具原创性。殿内三尊雕像中有观音菩萨雕像,左有文殊菩萨,右有普贤菩萨,均为明代原著。

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山西朔州崇福寺-古建艺术殿堂  第3张

除了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崇福寺还保留了唐、辽、宋石像和许多出土文物。其中,辽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刹也非常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崇福寺有一座珍贵的北魏宝塔——千佛塔的塔顶,但塔顶存在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塔顶存在于崇福寺。北魏千佛塔的塔被日本掠夺,塔顶被爱国者收藏。日本战败后,塔被移交给中国,并存放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从那时起,这座塔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