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的中轴线通常是什么样的道路?六朝时期,青砖、明清时期常见的石板和金砖被广泛使用。然而,最近,在南京雨花台区普德寺遗址,发掘出了一条30多米长的金光大道:它主要铺有琉璃瓦,琉璃上有金色的釉色,使这条路产生了不同的光彩。普德寺是明朝皇帝下令建造的智慧寺。金光大道是皇室身份的象征吗?
路上琉璃瓦的细节。
路上铺着琉璃瓦,全身金黄色
南京普德寺遗址的考古发掘自2016年开始,《扬子晚报》继续关注。记者最近再次访问时发现,与前一次相比,现场分布了更多的探,包括台阶、砖墙等与建筑相关的部件。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出现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型探方中。长度超过30米,宽度约为3至4米。由于排水的考虑,路面呈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坡度。与常见的古道不同,路面上有无数的瓷砖半嵌入土壤中,道路两侧用青砖镶边。记者注意到,这条路上的瓷砖大多是破碎的黄色琉璃瓦,类似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的瓷砖等建筑构件的釉色,也夹杂着少量其他材料的瓷砖。所以从远处看,这条路的通体呈金黄色,非常醒目。
位于寺庙中轴线,摆出鱼鳞
虽然它是由破碎的瓷砖铺成的,但瓷砖绝不是随意堆积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几十块瓷砖形成一组扇形,每个扇形大小相等,根据道路上的鱼鳞线排列,层层依赖。
这条路的位置也非同寻常。它直接指向普德寺遗址中现有的清寺建筑遗迹,位于中间,因此很可能是普德寺中轴线的一段。
琉璃瓦路出土于普德寺遗址。
琉璃瓦从何而来?
推测一:
可能是大报恩寺塔构件的次品
据史料记载,普德寺建于南朝梁朝,后来被遗弃。直到明朝正统年间,皇帝才下令重建普德寺。因此,普德寺有修建寺庙的背景。道路上的金黄色是明清皇室的特殊颜色。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古人不会选择用残瓦拼凑,以彰显皇家风范。南京一位常年从事田野考古的专家看了现场照片后告诉记者,铺瓷砖的道路等级不高,因为它不统一使用相同的材料,最多的琉璃瓦主要是碎片。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路侃注意到,普德寺位于雨花台区一个大型古窑址窑岗村附近。当年窑岗村一带的琉璃窑厂为大报恩寺的琉璃塔烧制了大量的琉璃构件,而普德寺很可能利用窑厂出炉的次品铺成道路。
推测二:
为了省钱,收集前代被毁建筑的残件
雨花台区文化局局长朱向东系统研究了普德寺的来龙去脉。他认为,这条金光大道可能存在于与大报恩寺同产地的琉璃中。他告诉记者,普德寺和大报恩寺是上下级。明代葛寅亮写的《金陵梵刹志》记载,普德寺当时是中刹,上院是报恩寺。据我所知,这条路上有不同时代的砖瓦残件。朱向东认为,用琉璃瓦铺路的原因很可能是当时人们为了省钱、就近取材、回收前代被毁建筑物的残留物或窑厂的残留物。古雨花台、西山桥有大量琉璃窑厂,当时找琉璃瓦并不难。”
南京考古研究院负责普德寺遗址的考古工作。医院副院长齐海宁告诉记者,这条琉璃瓦路很少见,但具体情况将在专家完成报告后向社会公布。(文字/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