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古建筑群
一座老房子承载着家庭和几代人的记忆,一个老村庄充满了一群人和几代人的记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那些优秀的古建筑都承载着太多的记忆,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几千年前,这些亭台楼阁里发生了什么?它们就像活生生的建筑史书,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记忆、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这些建筑构成的城镇,无论是古代祠堂、秀寺庙还是疏朗的古宅,都有着说不出的美。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无为县普查登录了67座古建筑,大多是祠堂、官邸、坛庙、作坊、宅邸等。当我们漫步时,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时间的流逝和杀戮:曾经生动活泼的古建筑正在逐渐破败,日复一日地被风化。记忆中的古房子就像老人的头发和牙齿,在时间里一点一点地退化。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诉不尽的过去,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穿越千年,依然能直接到达人心,让人感动。
丁祖波老房子:深幽巷老房子
永安河将开城集镇分为河东和河西,穿过桥来到河西,享受与河东完全不同的怀旧氛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建了一排排的老房子,小商店,低屋檐,简单的木门,青石地板,河西老街似乎特别怀念那个舒适的时代。走进深巷,清代砖木结构的建筑就在这里,这是丁祖波的老房子。
这座房子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房子由地主丁祖波拥有,解放后的房屋分为卫生院宿舍。住在老房子里的居民说,1960年医院房改时把房子卖给了老员工,至今已有55年。原来有8家住在这里,现在只剩下两家了。住的人少了,老房子也缺少一点生气,院子里杂草丛生,原来的九进九开间,现在只有三进五开间,前后两个天井,三进屋梁架,外墙依然存在,主体保存完好,但为了改造宿舍,后期改造了更多的内墙和门窗。即便如此,东西厢房隔断裙板雕刻的梅兰竹菊图案和梁架下寓意天圆的石墩都讲述了这座房子的故事。
我和妻子已经退休了,住在这里的另一个家庭明年也会退休,孩子们不在身边,我想我们也会搬走。这么多年过去了,经过风雨,没有特殊的维护,木窗框、裙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青石墙也有破裂的痕迹,特别是2001年以后部分房屋倒塌,但由于特殊位置没有进入棚户区改造的范围,老房子的未来非常令人担忧。
季氏宗祠:家族荣耀与守护
季氏祠堂位于无城镇仓头社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祠堂占地1860平方米,结构奇特,木雕雕刻,徽派建筑风格耀眼。
走进祠堂,发现祠堂上下两层,气势恢宏。一直在祠堂工作的季昌静告诉记者,祠堂建于明朝,清咸丰年间毁灭,清末重建。因年久失修,雨浸虫蛀,破损不堪,倾泻而尽。为方便民族人民寻根致祖,2006年,民族中贤达提出重建宗祠,得到众宗亲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捐款。新祠堂建于2008年,共花费270多万元。现在的祠堂是仿古徽派建筑,青砖黛瓦,三进五开,分别是先朝老家、萱晖堂、月当楼。清代祠堂仍保存着几十块石头,其中石柱基础57块,石匾3块,石狮两块,梁架、支撑拱等木头,木雕图案精美,工艺精湛,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报道,这个家族历史上没有官员,但他们提倡礼仪、道德、诗歌和书籍,注重教育。在这里,男性耕种和女性编织,家庭和谐,学术,孝道。道德和教育已成为家庭文化的核心内涵,宗谱的文本材料集中,形象反映了这一概念。现在,每年清明节和冬至,后代都继承了祖先的祭祀活动,宣读12项家庭训练,跪拜祖先,唱民族歌曲,唱宣辉颂等。
周氏祠堂:多年洗礼后的建筑瑰宝
周氏祠堂位于洪巷乡联合行政村,是无为县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近年来,许多外国周氏后裔来到联合村寻根祭祖,向周氏祠堂致敬。
周氏祠堂朝南,三进三开。从前到后分为崇前启后、敬思堂和昭穆先灵。前后有两个天井,两边是厢房,占地509平方米。据周氏祠堂重建纪念碑记载,祠堂建于清康熙丁末(1667年),康熙60年(1721年)重建。尊祖周公亚夫是太祖,供奉在中堂敬思堂。
经过岁月的变迁,周氏祠堂原有的房屋经过几次修缮,现分为前、中、后三个庭院布局。五梁前宣后单步,宣下用虹梁构筑宏远,手法简单。木雕多采用花卷草、八仙人物图案,雕工简洁明快。在周的祠堂里,后厅的天花板上装饰着八卦形的藻井木雕,风格独特。这种形式是由印度建筑中的九龙浴演变而来的。它通常在寺庙中很常见,这在祠堂类似的建筑中很少见。祠堂于2008年被列为无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祠堂虽小,但远近闻名。其中一个原因是周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许多姓氏甚至起源于周姓。周氏在古代和现代都有许多名人。其次,周氏祠堂建筑具有典型的印度建筑风格,雄伟的九龙沐浴结构在江北和南方都是独一无二的。
72岁的周庆丰是周氏祠堂的经理。他每天打扫祠堂的房子,接待来来往往的人和来访者。目前,无为县周氏族约有5000人。每年清明节和冬至,人们都会聚集在祠堂里祭拜。祠堂是维持一个家庭的精神纽带。想到祠堂,散落在各地的后代都会牵起故土情结。我们家非常重视祠堂的维护和保护。现在定期修复,历代石刻古物基本保存完好。周庆丰说。
文印庵:曲径通幽探古庵
文印庵位于无城绣溪公园南侧,是许多香客争相崇拜的地方。记者来到绣溪公园,沿着狭窄的小巷来到巷子深处,文印庵藏在里面。静雅的庭院,微风佛面,佛音阵阵,一种静雅祥和的氛围。院子里的一棵古树,和安院一起历尽沧桑。树下有一片菜地,种植时应该是蔬菜。每年秋天,果实都会满枝,古代的安院会呈现出一派生机。
文印庵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说起古庵的起源,周围的老人都不太清楚。65岁的住所石告诉记者,建筑时代无法追溯,历史上重建了好几次。清朝中期被战争摧毁,光绪年间重建。由于年久失修,2002年重建,庭院从原来的三进变成了现在的两进。由大雄宝殿、佛殿、寮屋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1040平方米。医院里有一个香炉鼎和一个烛台,上面写着捐赠者的名字。大雄宝殿中央供奉一尊近5米高的观世音菩萨像,两侧有几尊大小佛像,如十八罗汉。穿过宝殿,有6间禅房,房间灰尘积聚,蜘蛛网纵横,墙壁经过时间的侵蚀,有些皮肤已经剥落,看起来很破旧。
关于文印庵的名字,住持人说:据说清举人方六岳之所以被命名为文印庵,是因为在绣溪之滨的文峰塔上少了一印,以弥补其不足。1996年4月20日,经有关部门批准,被列为全省重点开放寺庙。
这个寺庙虽然小,不同于大寺庙,但格局清晰,不凌乱,是很多居民修行的好地方。今年50岁的邢从1995年开始在这里烧香。离家近,环境好,巷子安静。
报国寺:重现鼎盛为夙愿
报国寺建于东汉末年,据清乾隆《无为州志》记载:到城西40里,坐开城乡四图,世传曹操屯兵这山之阳。寺庙原名阳山寺,后因明太祖朱元璋兵败到此,获救后命名为报国寺。寺庙元至正五年,僧宗明开建,明正德、万历、清顺治、乾隆年间相继重建。抗日战争期间,寺庙建筑遭遇战争。1996年,释弥解除了住募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钟鼓楼等建筑组成。
一开始,我在山脑窑厂捡了五六十辆断砖车,在小庙的原址上建了三间庙宇。接下来的二十年是在群众的帮助下一点点扩张。住持释弥解说。到目前为止,开城报国寺已经初具规模,占地面积从20多平方米增加到6000多平方米。当你到达万龙山时,你可以看到巨大的山门。门基石上的龙狮栩栩如生。门柱上有一对对联:晨钟暮鼓提醒世界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失的人。六角亭、宝塔亭、菩提亭、巨大的烧香炉布局有序。门前有一个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中央树有一尊4.2米高的观音菩萨像,身穿红丝巾,双手合拢,水中鲤鱼跃在荷叶之间。水池周围有一条龙尾形的回廊。正殿的天王殿,正匾上写着报国寺三个镀金大字,其中有大雄宝殿。两殿之间的东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后面是藏王殿和十王店。真的是三进三出。
据释弥解说,如今,寺庙里有300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每尊佛像都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最古老的是有100多年历史的佛像。战争过后,只剩下上半身了,但释弥解在寺庙里仔细供奉。寺庙墙上镶嵌的四块清代古石碑也给香客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九品莲狮咆哮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平日里,报国寺香火依然旺盛,住持释弥解年纪大了。然而,释弥解对报国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仍然打算建造观音殿和舍殿,让报国寺重现昔日的鼎盛时期。
戴氏宗祠:英雄声保留故土
戴氏祠堂位于洪巷乡陡岗行政村。祠堂朝南,前后三个,宽五个,深三个。规模大,整个梁架选材粗壮,屋檐上画的猫蝶图清晰可见。祠堂在民国时期重建。祠堂中间嵌有受南族匾额。两侧窗楣上嵌有双狮戏球浮雕石刻。祠堂前竖立了一对石狮,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祠堂前进的房子和天井边厢,斑驳的油漆和陈旧的梁柱仍然可以展现过去的奢华。门窗、屋檐、梁柱的三种雕刻图案,刀工精致,线条流畅,无法与今天的一些古董建筑相媲美。在祠堂门上方,双龙珠的石雕雄伟生动。戴祠堂门楣上的牌匾特别引人注目,突出了戴的辉煌。
据陡岗行政村老人介绍,无为戴氏是宋朝第十一位君主,由商朝末代君王辛(周)的弟弟微子启建立。戴公的头衔是戴公。戴公的儿子把王父的头衔称为戴氏,后人把宋戴公尊为戴姓的祖先。在祠堂建设的具体时代,村里很多老人都无法确定。然而,根据嵌入祠堂内壁并刻在康熙三年的碑文推测,大约有300年的历史。
守护祠堂的76岁老人戴恒云说,早年,祠堂前竖起了一根高大的旗杆。在封建时代,旗杆是统治者对名利、美德和家庭声誉的表彰。根据规定,官员们来到这里,文官们下了轿子,武官们下了马,以示敬畏。由此可见,当时戴氏族繁荣昌盛。在现代,戴氏也有很多名人。有清代文学桐城派早期人物戴、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的戴、被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200师长戴。
记者最后一次走进祠堂,房梁砖瓦已经破碎,倒塌的地方草木繁茂,小树有一人之高。解放前,祠堂被民族用作学校;建国后,政府征用粮库。因此,文革幸免。戴恒云老人说,20世纪90年代,祠堂作为原排名村和村部进行了修缮。然而,近年来,祠堂一直空置,风雨侵蚀,厢房倒塌。如果不组织修缮,很快就会变成危房。老一辈人已经发起了修复倡议,等到冬至外国人回来祭祖,集中开会讨论,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支持,保留这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