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骨雕,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骨雕的历史悠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约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居民虽然工具有限,但是随着审美意识的发展,他们也学会了运用各种材料来装饰自己,我们也能通过各种文艺作品了解到某些原始宗教的神秘仪式中,也对骨质品有着极高的敬畏,由此可知,骨雕并不一定是当时的普通人可以佩戴的,他们隐含着种种的社会阶级象征,以及与自然不可知力量的通话权等神秘力量。

人们利用骨头制作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历史源远流长,与石制品、木制品一样,同属人类最早发现利用的生产或生活用品。

众所周知,在中国骨雕乃西藏流传已久的具有招财纳福,带来幸运,辟邪保平安等意义之吉祥物,据说它的确能给人带来福运、财运、事业、爱情、幸福、学业等一切好运.不仅在西藏本地家喻户晓,且在全球范围内也纷纷尊崇。

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的骨雕艺术

另外在中国北方哈萨克族民间的骨质工艺品技术也非常成熟,有镶嵌的、雕刻的、拼接粘贴等,而且是世界上骨雕商品艺术重要出口地。

骨雕的原料大部分都是引用牛和骆驼的大腿骨,由于骆驼骨骼厚大,因此,更适合做雕刻。

骨雕,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一般性是以牛骨、马骨、虎骨、骆驼骨、象骨、猛犸象骨、乌贼鱼骨、龟甲、等动物骨骼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磨制,通常也指雕刻和磨冶成的雕塑工艺品。骨雕的历史悠久,在1982年于陕西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头像距今约6000多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现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它为研究我国骨雕艺术提供了珍贵实物。

骨雕的雕刻技法

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所谓技法,就是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慰,而且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产生的特殊韵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因此,在骨雕艺术创作中,最有意义的探索是运用各种刀法,恰到好处的体现我们的创作意图。

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的骨雕艺术

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不明骨雕艺术真意的人,在用刀时不是以刀代笔,而是描画做作,再加胆子小怕刻坏,结果刀法死板匠气,刻不出骨雕的趣味来。因此要多刻多练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组装和细加工。根据构思和草图的设计,各部位的骨架、骨干、骨片大都采取镶嵌、用牛皮胶、树胶、骨胶等进行粘接、拼接组装、定型,有的还要使用彩绘等多种手段。一件作品基本完成后,最后还要总体进行雕、刻、磨、刷漆等精加工的工作,使其更加完整和精美。

骨雕的制作工艺

1.进料:用牛、骆驼的大腿骨,两者中骆驼骨更厚大一些,是做骨雕的关键部位。

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2.选料:由于大腿骨两头关节部位骨质疏松,需要剔除,40厘米至50厘米的腿骨只剩下中间13厘米左右的骨料。

3.除脂漂白:先用高温的物理方法初步除脂,再用化学方法除脂漂白,将骨头里的油脂抽出,否则骨雕作品容易变色乃至发霉,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各个骨雕厂各有其法,但效果良莠不齐,各自保密。

4.构思与开料:构思和开料。哈萨克族做骨质用品和工艺品一般没有设计图纸,大多是画草图或者是参考图片。有些经过观察后积累的资料,先记在脑海里构图,然后边做边设计。把要做的目标确定下来,再进行下料。

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5.分工种加工:按照人物、动物、山水以及建筑等类别分类分工种加工。

6.总装细加工后出品。

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的骨雕艺术

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骨雕鉴赏与保养

按照骨雕工艺品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6个类别:用具类、陈设类、文房类、器皿类、佩饰类、立雕类。

1.首先要区分骨雕和牙雕。两者的收藏价值有天壤之别,不过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模仿骨雕的塑料制品,几乎以假乱真。塑料制品摸上去有些粘手,拿少许废料燃烧会立即着火,而骨制品则不会。

骨雕:骨骼之艺术,文化之瑰宝

2.查看骨制品内部做工是否精细,是否喜欢作品的意境。

3.摆设骨雕作品时,要防尘,避免冷热温差变化太大,不让风直接吹,否则镶嵌的接缝处容易开裂,骨雕久置会有些微发黄,更接近象牙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