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传统民居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岭南建筑的代表,也对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广州传统民居经历了干栏式建筑、三间两廊屋、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现代都市骑楼、东山花园洋房等多种生活形式的演变。
历史演变
一、汉墓出土的房屋模型
古代广州民居很难找到,但一些汉墓出土的随葬明器可以为我们了解古代广州传统民居提供参考。这些古代住宅模型主要是陶瓷屋,主要有五种形式:干栏式、曲尺式、三合式、楼阁式和城堡式。
干栏式陶屋 西汉 广州博物馆收藏
广州古代高温多雨,毒蛇鼠蚁多。悬挂在干栏式建筑底部的房屋不仅可以防风防雨,还可以避免毒虫的入侵。这是广州祖先逐渐探索的一种生活方式,以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
曲尺陶屋,建筑平面呈曲尺形,正屋为横堂,门开在前面,横堂后面是厕所。
三合陶屋,前为堂屋,两廊屋在后面,廊屋后墙与矮墙连接成后院。
二、三间两廊屋
三间两廊房示意图
三两廊屋是岭南传统民居最基本的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广州郊区出土的汉墓明器。三两廊屋的平面呈对称的三合院布局,主楼三开间,前面有两个廊屋和天井,民间称为三两廊。
三两走廊房屋一般为单层,大厅中间,两侧为房间,天井两侧为厨房和杂物房。建筑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外墙常用青砖墙、石墙、土坯墙。目前,城市三两走廊住宅较少,郊区农村地区仍保留着许多这样的住宅建筑。
三、竹筒屋
竹筒屋顶狭窄,深度细长,形状像竹筒,故称竹筒屋。至于竹筒屋的起源,没有确切的年龄可以测试。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广州的竹筒屋出现在19世纪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时期。广州气候闷热潮湿。竹筒屋深度较大,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面是大厅,后面是厨房,中间根据深度长度布置一间或多间卧室和通风天井。
四、明字屋
平面双开间,类似“明”字。故称明字屋或明次屋。由厅、房和厨房、天井组合而成。明字屋平面紧凑、功能明确,使用方面,通风采光好。城市中的明字屋常为楼房。
五、西关大屋
清末西关大屋大厅
粤中大型天井庭院式民居以西关大屋为代表,多为清末富商豪绅等大户人家。
西关大厦是典型的三开间建筑,中间的开间叫正间,两边叫书偏,意思是旁边的书房和大厅。书偏旁常有青云巷与邻居隔开,用于交通、防火、通风、采光、排水。
正厅是供奉祖先和家庭聚会议事的地方侧的房间主要有偏厅、书房、卧室、厨房和楼梯间。
六、骑楼
广州骑楼建筑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骑楼是沿街二楼以上的商业和住宅两用建筑。广州市政厅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实施现代城市规划时,在街道两侧大规模建设了骑楼。骑自行车度通常为3-5m,进深20m与传统竹筒屋、明字屋相比,左右平面形式变化不大。广州雨季长,阳光辐射强。人行道上的半室外空间可以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也有利于吸引顾客停留,增加店铺的商机。
七、东山花园洋房
东山新河浦洋房建筑园
东山花园别墅位于广州老城区以东。它是中华民国政府统一规划、划定地块、提出住宅设计要求,然后出售与私人或开发商建造的郊区独立住宅。业主既有政府高级官员,也有当地富商和华侨。
东山花园别墅建筑规模不大。每层有三四间卧室。底层是客厅、餐厅和厨房,二楼是卧室、书房和阳台。平面采用独立集中的布局。与传统住宅相比,别墅房间的开放空间更宽、更深、更小,光线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