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墙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建筑中的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墙作为附属建筑的局部构件存在,与屋顶、梁柱、门窗同列,其中前面称为屋檐墙,窗下称为门槛墙,侧面称为山墙。另一种墙是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与大厅亭台楼阁并列,以庭院墙、墙、城墙等形式存在。



据说古代神农和黄帝开始修建城墙。考古学家在中国各地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到商朝晚期的几个早期城址,其中大部分都有城墙、宫墙和院墙的遗迹。汉字中有一种包围结构。从象形的角度来看,嘴就像一堵封闭的墙,与建筑空间相关的词,如花园、局限、国家、监狱和圈子,表明它们从很早就被墙封闭了。


汉字中的墙、墙、堵、永等有土字的字都有墙的含义,说明早期的墙主要是土的。包括城墙在内,明朝以前的大部分墙都是局部用砖砌成的,其余大部分都是用土夯成的。到了明朝,砖的产量大大提高,所以人们用砖砌墙。然而,在许多贫困农村,土墙仍然是主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在古代,砌墙的工艺要求很高。一个合格的工匠至少需要三年的学徒才能成为一名教师。在古代,最精致的墙壁是用琉璃砖砌成的,只用于皇家建筑或重要的寺庙。紫禁城、北海和颐和园都保存着许多琉璃砖墙的实物,金碧辉煌,高贵典雅。



在古代战争中,一方长期坚守城市的例子并不少见。皇宫里的许多墙绝不是装饰品。中国古代城市和宫殿周围不仅有墙,而且通常有深护城河或沟渠——水被称为池,无水被称为神。从防御的角度来看,这些沟实际上是墙的变体。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许多富裕的家庭和贵族的住宅也建造了高高的院子墙,墙壁覆盖的深层住宅院非常常见。城墙不仅可以防止人类的攻击,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洪水的攻击。除了防御外,墙还具有封闭和分离的作用。在墙壁和房屋的封闭下,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庭院布局。


在男女不亲的古代社会,墙的隔离作用也是出于社会规范的需要,尤其是束缚女性的工具。不出门的女性很少脱离墙的限制。他们的闺房和墙外有两个世界。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墙文化


墙壁是园林中最重要的景观手段之一。在苏州园林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空间兴趣的例子,利用墙壁的穿插、开合、引导、屏蔽和框架来创造独特的魅力。墙上也可以做壁画和雕刻,徽州和江南的砖雕特别优秀。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好看的不止是精湛工艺与绝妙匠心,还有墙内的满庭春色,墙外的百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