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庙,又称波罗庙、东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建于隋开皇14年(594年),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皇帝祭海的地方。寺庙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为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昭灵宫,两侧有走廊;西南章丘岗有浴日亭,是古代观赏海上日出的地方。宋元时期是羊城八景的第一个扶胥浴日。
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对外贸易交流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历史遗迹。古庙位于珠江出海口,中外海船出入广州,按例到庙中祭拜南海神,祈求出入平安,一帆风顺。隋唐以来,历代皇帝派官员到南海寺举行祭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碑刻,因此被称为南碑林。传统农历三月在这里举行的祭祀南海神的传统民这里举行,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海寺庙经历了几代人的扩建和修复。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南海寺庙以文献记载中的明代建筑形状为基础进行了修复。它的建筑宏伟而广阔,坐北向南,前后睡觉,占地3万多平方米。庙宇主楼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头门、仪门、礼亭、南海神殿、昭灵宫(后殿)。其他附属建筑以五进为中心,左右对称,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建筑。
头门
头门是南海寺庙的第一座重型建筑,砖木结构,三面宽,东西八字墙意味着四平八稳。前台和后台是春秋两季的建筑体系。前台东西两侧都有两个神像:顺风耳和千里眼。木雕保留宋代风格,屋顶为硬山脊,花板博古屋脊是典型的清代风格。头门是清代遗物,清代遗风仍保留在现代重建部分。
仪门
仪式之门是礼仪之门。根据礼制,中间的大门是王子和贵族的出入,官阶低的人和人只能从侧门进出。门上有圣德咸沾牌匾,两边的石鼓也巧妙地隐藏了侯爵禄图(蜂、猴、雀、鹿),意思是皇恩浩荡,普及众生。任何进入这个仪式之门的人都可以,明年致富。
礼亭
礼亭,又称拜亭,是古人放贡拜祭的地方。亭子中间有一口东汉铜鼓,出土于高州,是中国第三大铜鼓。鼓身图案精致细腻,鼓边有六只青蛙栩栩如生,说明东汉铸造工艺精湛。
大殿
这座大厅是南海寺庙最中心、最雄伟的建筑,建于1986年。大厅模仿明代的建筑风格,为休息山顶,飞檐单铺双下昂,24根红色巨柱,引擎建筑支撑屋顶,梁飞架,驼峰拱,都进入榫头而不是钉子。每一根大柱子垂直于柱子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宫殿的典型建筑艺术。大厅的中间是南海神的祝福。
昭灵宫
昭灵宫又称后殿,于20世纪30年代改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筋混凝土结构。1991年建成时,陶瓷瓦脊重新安装。昭灵宫是南海神夫人的宿舍,宋代被称为明顺夫人。
浴日亭
浴亭位于南海寺西南角的张丘岗。据说它是唐代的建筑,也是广东省的文物保护单位。第三,面对水,这是过去观看日出的好地方。宋元时期,羊城八景首次入选,扶胥浴日(又称波罗浴日)被评为第一景。现有建筑建于清朝,1986年重建。
古碑刻
据崔比《波罗外纪》记载,南海神庙有唐碑1块、宋碑11块、元碑10块、明碑26块、清碑21块。还有16种诗歌石刻,如宋代苏轼、明代陈白沙、清代邱行简等。
南海寺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对外贸易交流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历史遗迹。2013年,国务院宣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