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物建筑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是不可移动文物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砖石结构为辅,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有明显的不同。
木材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弯曲等机械特性,易于加工,但同时,木材的易燃性实际上增加了古代建筑的防火压力。
因此,古建筑的防火减灾成为古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祈祷性防火措施
1、藻井
藻井是一种特殊的古建筑木结构,主要放置在宫殿、坛庙等高档建筑的室内天花板上。藻井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代《鲁灵光殿赋》载:圆圆方井,反植荷渠。可见,藻井结构已出现在汉代高档建筑中。
随着历史的变迁,藻井主要用于突出建筑的威严、神圣和高档。然而,设置藻井的初衷与古建筑的防火密切相关。
根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的东西。都是因为厌火。·天宫书载:东井主水事。
东井是指二十八星宿主水星宿,将井放在建筑高度,以莲花、荷叶、藻类等水生植物形象作为装饰形状或绘画图案,表达了古人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前提下,希望古建筑不受火灾的干扰。
河南卢氏城隍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豫西地区建筑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中间的寺庙有三座宽阔的寺庙,两座深邃的寺庙。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的明代建筑建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
需要指出的是,明天的天花板下有一组八角形的藻井,八角形下有一根垂莲花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屋顶装饰图案。这种做法在河南省是一个孤独的例子。卢氏城隍庙寺庙的藻井是古人祈祷防火的具体体现。
二、五行防火术
古人相信阴阳五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转化而化而来的,五行之间也有相互融合的关系。
现存的大量政府官方古建筑通常以黑砖为顶,黑砖为墙,这是因为黑色可以突出政府的威严和庄严,古人认为北向日葵水,其颜色为黑色,黑色代表五种元素中的水,然后包含水克火的意义。
金碧辉煌的故宫,到处都是红墙黄瓦,只有东华门内文华殿后的藏书楼文渊阁采用黑色琉璃瓦和黑色实心砖墙的做法。
这种刻意运用水颜色的做法,是古代流行的五行防火的直观体现。
▲覆盖黑色琉璃瓦的文渊阁
3.门不带钩
古建筑的城门、宫门、殿门、庙门上通常都有牌匾,用来标明建筑名称,但只要出现门字,其写法通常是一致的,即门字的最后一笔不带钩。
明朝《马氏日抄》载道:宋都临安玉蝶殿灾,延伸至殿门。宰臣用门字有脚钩和火笔,所以他招了火。随撤额投火就熄了。后书门额的人多不钩脚。古人认为门字带钩会带来火灾,所以后皇家建筑如果出现门字,就不会带钩,以免火钩。
▲永定门匾门无钩
4.装饰生水
古人通常把厌胜的东西放在建筑上祈祷防火减灾,最典型的是屋顶正脊两端的尾兽。
宋《营造法式》载:作其像(尾)在屋内,以厌火祥。
▲山西博物馆藏的鸟尾兽
因为尾巴有降雨避火的意义,所以北朝后大量使用猫尾作为正脊兽,北朝的《北史》·《高道穆传》载道:广兴屋宇,都置于尾巴。
寺庙等高档建筑的脊兽复杂,通常选择仙人、龙、凤、狮、天马、海马、狮子、鱼、鱼、鱼、斗牛、斗牛等神兽,其中龙、海马、狮子、鱼、斗牛等火有一定的关系,具有与尾兽相同的含义。
魏晋南北朝后,瓦当和滴水开始大量装饰莲花图案。其主要目的是展示佛陀的神圣意义,但也有用莲花作为水生植物来表达防火的愿望。
古代建筑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做法如绘画、木雕、砖雕等装饰造型或图案也必须是动物主题和莲花、荷叶等水生植物主题。
五、阁必有水
古建筑中的藏书楼可谓古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浙江著名的明代藏书楼天一阁,天一是指阁楼上层为大通间,楼下层分为六间,称为地六,应该是天一生水,地六成。天一是传说中能生水的星宿。古人用天一阁的名字防火。同时,建筑商范琴在楼前凿了一个天一池通月湖,用来蓄水灭火。
乾隆皇帝模仿天一阁的结构布局,建造了七座藏书楼阁,分别命名为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文汇阁、文宗阁。
其中六个藏书馆的名字与水直接相关,只有文宗馆的名字里没有水。这是因为文宗馆建在镇江金山上,靠近河流。如果取名加水,就有水漫金山的嫌疑。
由于藏书楼容易被火灾烧毁,古人在命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阁必有水的习惯。
有效的防火措施
见广不见高
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楼阁、木塔等高层建筑的施工技巧。唐诗《山外青山楼外楼》、《更上一层楼》等诗,反映了古代楼阁建筑的普遍性。
《汉书·《郊祭志》载: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据说黄帝修建了五城十二楼来迎接神仙的到来。
据《东观汉记》记载,汉武帝效仿黄帝修建神明台井干楼,这座楼是10层,楼高50丈,蔚为壮观。
楼阁式木塔的建筑主要集中在隋唐以前,然后砖石佛塔的建筑成为主流。然而,木结构楼阁的存在量非常有限,存在的木塔。
原因是木结构楼阁和塔往往不是很坚固耐用,高层建筑取水不方便。一旦发生火灾,被烧毁的风险很高。
北魏时期,洛阳永宁寺建造了一座九层方形木塔。不幸的是,当永宁寺木塔建成30多年时,它被住在第八层的比丘尼烧香纸点燃。经过几个月的火灾,永宁寺也被烧毁,这已成为古代建筑历史上高层建筑被烧毁的典型案例。
因此,由于其他综合原因,古人在建造单一建筑和城市建设时,往往在平面上延伸空间布局,很少大规模延伸到空中,追求建筑高度。
▲马头墙
火墙与火巷
我国古建筑从单体、到群体,甚至城市,其布局主要采用平衡对称的方式,沿横纵轴规划布局。
周代制定的王城图是横纵轴布局的具体体现。其内容是工匠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涂九轨,左祖右社,面向未来市场,这是城市规划的原则。
历代王城、各州府县镇,甚至稍大的古建筑群,都更好地体现了这一古老体系。虽然这种布局宏大、规则、美观,但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密集建筑容易引起火灾蔓延,导致火灾连接。
为了应对这种火灾威胁,古人逐渐开始采用砌砖石高墙的做法,形成隔离火灾的人工屏障。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马头墙又称防火墙和封火墙,是指高于山墙屋顶的墙墙,在相邻建筑发生火灾时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
宋仁宗时期,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延续了1000多年的城市布局被街道系统所取代。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用于防火的特殊街道火巷也诞生了。当时武昌古城发生火灾,烧商1万多家。
事后,鄂州知府决定开辟火巷防火。南宋火巷宽阔笔直,两侧挖排水沟,能有效隔离临街火源。
元大都城有400多条街巷,其中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只有29条叫胡同,其余叫火巷。
火巷广泛应用于城市,有效遏制了连片古建筑火灾的蔓延。
▲火巷
3、防火法度
古人早早就开始用法律规定来管理与火有关的社会活动。
《周礼·夏官·
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火灾刑罚规定。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号令载道:谨慎不敢失火,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认为乱者车裂;伍人不能,斩;得了,除了。
详细说明了导致火灾的人、故意纵火的人、庇护纵火的人、举报纵火的人分别按切割、车裂、切割、免责处理。
《晋书·刑法志载:贼烧人庐舍积聚,盗贼五匹以上,弃市。
故意纵火焚故意纵火焚毁政府或他人房屋的,将在暴尸街头受到严厉处罚。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王石勒非常重视防火。《太平御览》引用《后赵录》记载:石勒禁火,百鼓后燃火者鞭100;延火烧一家,砍五个都督。
夜间鼓不能再燃烧。如有违规行为,将被鞭打100次。如因此发生房屋火灾,应与相关责任官员一起处以斩首。
从唐宋到明清,中国的防火法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但大多数都遵循纵火人死刑的规定。古人对防火法的规定极其严格,这也反映了古人对消除古建筑火灾的强烈愿望。
4.消防机构
古人早就设立了专门的消防部门,配备了专门的官员和消防机构。
据说早在黄帝时期,就设立了负责火灾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正·《五行志》载:古火正,所谓火官也,掌祭火星火政。周代被称为司轩和司轩。宋代的防火机构被称为防角、火角和潜火军。元明时期被称为救火兵丁,清初被称为防火班。清朝同治年间,水龙局司的灭火事件在官方和民间成立。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专职防火队始于宋仁宗在此期间,他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防火措施,通常检查市场,检查火灾隐患,及时报告火灾,发生火灾,有些负责维护现场秩序,有些负责救援,安置受伤的灾民,有些抢救财产,有些水灭火,有序。
▲水龙局
5、望火楼
作为古代的消防站,望火楼最早出现在1971年河北省安平县出土的东汉西平五年(176年)墓中的壁画上。壁画里有一座鼓鼓的望火楼,屋顶上有醒目的红色封信丝带。
宋代,望火楼达到顶峰,北宋首都汴梁(开封)普遍修建望火楼。《东轩笔录》详细记载了北宋将领狄青因夜间烧纸祭祀被贬至陈州的经历。当时消防官员在望火楼观察发现狄青家夜有光怪的火警。
南宋时期,北京有12个火角,管辖着23座望火楼,5100多名官兵。官兵在楼上发现异常烟花后,会立即发出警报,白天举旗,晚上挂灯笼。根据事先的协议,可以直接确定火灾的位置。这个角落的官兵得到指示位置后,就会赶到事发现场进行扑救,而邻角的角兵则集合待命,听取临安府(杭州)的增援命令。
6.灭火水源及设施
在古城建设中,护城河一般被挖掘出来,即所谓的金城汤池、深沟高垒,甚至村庄也被挖掘出小型护城河。例如,河南省嘉县林峰寨挖了一条一周长150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用于军事防御,河流中的水也成为灭火的重要水源。
▲临枫寨的护寨河
灭火水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街道上的水井。通过市场之徒、井井有条、离家出走等成语,我们可以看到水井在古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取水和及时灭火也非常重要。
为了提供足够的灭火水源,古人还将人工挖掘水池或在庭院内设置太平缸。
据《清会典》记载,紫禁城有308个太平缸。宫殿门口的太平缸被称为门海,每个太平缸可储存3000多升水。陕县安国寺是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的东西两侧都有一个矩形水池,叫做莲花池,用于蓄水和防火。
古建筑的夯土或砖石墙不仅能起到支撑屋顶的作用,而且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因此,古人在古建筑建筑中增加了大量的墙体设计。具体做法包括砌筑两侧的山墙和后檐墙,设置室内隔墙和室外隔墙。
左传·襄公九年载: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
也就是说,在火灾形成之前,拆除更不重要的小屋,以打开防火距离,在更重要的大屋上涂上防火涂料,以提高阻燃性。
7、灭火工具
最初的灭火工具只是一个带提升梁的桶,逐渐发展成一个水袋。水袋由牛或马皮制成,装入大量水,捆扎在袋口,只插入一根竹子。当发生火灾时,三到五个强壮的人挤压水袋,并向火点注水。水囊由猪或牛的膀胱制成,里面装满了水。火灾发生时,放入火中,烧毁后灭火。
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的插图显示了一种叫做火唧唧的装备,其特点是鼓是一根长竹子,下开窍,用絮囊水杆,自开唧唧水。唧唧喳喳配有活塞和拉杆。使用时,竹筒不会进入水中,然后将絮囊(活塞)水杆(拉杆)向上拉起,水通过诀窍(阀)进入,然后压下套筒。气缸中的水可以喷,射程可达20米。
清代水龙更先进,由它由压力梁、气囊和水箱组成。它是一种由五六人共同操作的大型人力水泵设备。使用时,四名太监分别站在木杠杆的两端,一举一压。水箱内的水将通过软管喷射,射程可达30米。
▲消防水龙
《清宫故事》载道:紫禁城内禁区内的火蚀,乾清宫等又称激桶,即水龙)。
此外,麻搭、藤斗、火笼、火背心、竹梯、棚索、斧、锯等各种消防设备也发挥着各自的灭火功能。
古建筑作为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体现了祖先的建筑技能。面对古建筑的防火和灭火,古人的智慧令后人惊叹,也鼓励后人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